新生代以来,沿秦岭北缘发生了显著的伸展变形作用,作为伸展正断层下盘的秦岭北缘山脉,其与伸展变形有关的隆升剥露/冷却历史记录了伸展变形的起始、阶段及其幅度。申请人拟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结合秦岭北缘山脉的新生代伸展构造变形特点,以及现今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对秦岭北缘山脉系统的多剖面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采集,测定秦岭北缘山脉新生代隆升剥露冷却历史及剥露作用的空间分布,进而限定秦岭北缘伸展变形的起始时间,主要阶段及其幅度和过程;并通过对比周边的构造变形事件,建立新生代区域构造活动的时空格架,探讨秦岭北缘新生代陆内伸展变形的区域构造模式及动力学。本项研究结果将不仅有助于对秦岭北缘新生代陆内伸展变形机制的正确理解,而且对检验和发展大陆内部变形机理,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在大陆内部的远场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生代期间,沿秦岭北缘-渭河盆地发生了显著的伸展变形作用,作为伸展正断层下盘的秦岭北缘山脉,与伸展变形有关的隆升剥露/冷却历史记录了伸展变形的起始、主要阶段及其幅度。项目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结合秦岭北缘山脉的新生代伸展构造变形特点,对秦岭北缘山脉开展了多剖面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秦岭北缘断裂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由北向南远离断层年龄变老,指示了秦岭北缘山脉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伸展作用导致的隆升剥露作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及结合相关样品的热历史模拟显示,秦岭北缘山脉主要经历了两阶段新生代剥露冷却历史,对应秦岭北缘-渭河盆地新生代时期的两阶段伸展变形作用:(1)起始于~50 Ma相对小幅度的剥露冷却,对应起始于~50 Ma的小幅度伸展变形作用;(2)起始于~10 Ma大幅度的加速冷却,对应起始于~10 Ma大幅度的快速伸展作用;另外,在~35 Ma及~25 Ma冷却速度经历了小的变动,可能反应了伸展作用速度的变化。始于约~ 50 Ma的伸展变形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在大陆内部的远场响应;而始于约~10 Ma的快速伸展变形可能与青藏高原在该时期快速隆升和对外扩展有关。同时,太平洋板块朝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导致的地幔物质对流作用可能对该区新生代陆内伸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定量约束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露历史的沉积记录研究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演化
利用基岩河道水力侵蚀模型模拟山体隆升历史的方法研究——以秦岭北缘(陕西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