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氟碳材料的过冷水结晶机理与控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60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何国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嘉,陈林,黄超,刘付伟,黄亮,肖凯
关键词:
过冷水结晶纳米氟碳材料冰堵连续动态制冰
结项摘要

动态冰蓄冷具有比静态冰蓄冷更为突出的优势,而过冷水动态制冰是效率最高、结构最简单和成本最低的动态制冰方法,在近十年来受到蓄冷、相变过程以及强化传热等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项目针对影响过冷水连续制冰的关键问题-冰堵现象,进行理论研究,探讨纳米氟碳材料抑制过冷水结晶的机理,揭示过冷水在过冷却器纳米氟碳涂层上的冰晶形成和冰层融解的内部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纳米氟碳涂层厚度、不同水质对过冷水在纳米氟碳涂层上的流动、传热以及结晶的影响,探求避免过冷水在过冷却器形成冰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过冷水连续动态制冰的运行策略与控制模式,奠定过冷水连续动态制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建立过冷水动态制冰实验台,通过对比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模型,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计算方法,逐步完善过冷水动态制冰系统的设计准则,为过冷水连续动态制冰装置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项目摘要

冰浆的应用在节能与环保两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迫切的当今,发展以冰浆为载冷剂的空调系统和冷却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冰浆的制取的方法有许多,其中过冷水法制冰技术因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冰晶制作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动态制冰方式之一。然而,过冷水法制冰的主要缺陷在于过冷却器内结冰存在随机性,冰堵的发生过于频繁,导致系统制冰的断断续续,降低了系统的效率。.本项目针对过冷却器冰堵的现象,深入分析了引起冰堵的各种原因,采用纳米氟碳涂层和扰动装置对过冷却器进行了改进,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过冷水动态制冰实验研究,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纳米氟碳涂层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涂到固体壁面的这层氟碳膜的平均厚度仅有9.7纳米,这层极薄的膜使得固体表面呈超疏水性,水在纳米氟碳氟碳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可高达163.01°。这种具有超疏水性的纳米氟碳涂层表面不但在能有效防止结冰,而且在防结垢上也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发现,与无涂层表面相比较,水在纳米氟碳涂层表面上的冻结过程较缓慢,有效抑制了结冰。.通过对过冷水动态制冰的实验研究发现,采用纳米氟碳涂层过冷却器制冰时,可在过冷却器出口得到较大的过冷度,过冷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推迟了过冷却器冰堵发生的时间,冰浆的制取量增加,系统的制冰效率得到提高。在过冷却器内部增加扰动装置进行制冰时,虽然换热系数可得到提高,但却增加了更利用过冷水结晶的条件,使过冷却器发生冰堵的频率更高。.本项目提出一种全新设计的冰浆连续制取系统,去除了原有的用于融冰的电加热装置和维持蒸发温度稳定的载冷系统,本系统即使产生冰堵,也能通过过冷却器的切换、利用高温压缩气体进行迅速融冰,并在融冰的同时不影响冰浆的连续制取,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冰浆的连续制取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本项目还基于最小熵增原理和最小 耗散原理,对过冷却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经分析可知,与无涂层过冷却器相比,纳米氟碳涂层优化了过冷却器的换热状态,冷却器的性能提高,相应地也提高了整个制冰系统的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本项目完成了预定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泡诱导与超声强化过冷水分阶段结晶的多尺度耦合机理与控制研究

批准号:U130452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梁坤峰
学科分类:E06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纳米碳材料摩擦的起源与振动控制摩擦的机理

批准号:5147503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瑞
学科分类:E05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水解诱导聚乳酸及其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分子有序与结晶的研究

批准号:5147313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勇
学科分类:E0302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单晶氟碳聚合物纳米管/线的等离子体定向聚合结晶研究

批准号:504730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张菁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