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57188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王新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05
结题年份:2008
起止时间:2006-01-01 - 200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定麟,顾韬,张颖,刘芳,张竞,卢旭华,徐盛明,吕碧涛
关键词:
后纵韧带交感神经椎动脉型颈椎病
结项摘要

颈性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目前对该类症状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颈性眩晕因椎动脉受椎体增生物压迫、血流减少所致。但该推论与临床发现有明显矛盾。临床实践表明,有颈性眩晕等症状者并非都有椎动脉受压,而不涉及椎动脉的常规颈前路减压手术常显示出对部分患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课题依据后纵韧带切除患者可同时改善颈性眩晕等症状的事实大胆推断,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产生颈性眩晕及其他交感神经症状的直接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这种机制的可能性。研究拟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以荧光组化法研究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分布;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明确颈交感神经节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区域的对应关系;刺激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分布密集部位测定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及其他相关动脉血流量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受刺激与大脑、内听系统血供变化的关系,揭示后纵韧带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4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王新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颈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在颈椎后纵韧带上节段分布及其介导不同交感神经症状的研究

批准号:8147212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新伟
学科分类:H0608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Runx2及其上游相关MicroRNAs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167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洋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Connexin4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0142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宇
学科分类:H06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MK2和MSK1/2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慢性压迫损伤中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010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宋红星
学科分类:H06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