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问题,既关系到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效果的客观评价,也是政府制定未来产业和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然而,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现状究竟怎样?不同类型产业中企业的升级过程遵循怎样的路径?相关政策的制定空间又如何?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将从GVC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交互作用的视角入手,在综合GVC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分析方法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按典型抽样方法抽取的产业资料数据和产业统计数据来描述和分析我国企业的升级现状、所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和所在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进而分析GVC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交互作用下企业的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HS分类码下产品贸易统计数据进行大样本计量实证检验,最后探讨促进企业升级的政策选择。本项目可望得出比现有研究更接近实际的理论,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该领域鲜有的大样本实证依据。
本项目于2012年立项,项目组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现已按照工作计划进度完成。本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点是:(1)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活动的系统全面剖析和基于GVC治理与产业集群治理交互作用的重新界定和划分。将升级研究对象划分为GVC准科层治理交互集群等幅治理下的扶持型升级、GVC网络治理交互集群等幅治理下的累进型升级,以及GVC网络治理交互集群轮辐治理下的跃迁型升级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类型在时序上由先到后,过程上由易到难,较完整描述了GVC嵌入企业升级的动态进程。(2)全球价值链中弱势OEM供应商联盟形成机理分析。弱势OEM供应商联盟是GVC网络治理交互集群等幅治理下累进型升级的主要模式。本项目构建了一个三阶段讨价还价模型对联盟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当GVC采购商谈判势力较弱时,本土OEM供应商倾向形成大联盟;相反,当GVC采购商谈判势力较强时,本土OEM供应商倾向不形成联盟,各自保持独立。同时,国内潜在市场因素对本土OEM供应商形成联盟有正向作用,而不同GVC采购商的采购战略下,供应商对联盟是否形成的决策也不相同。(3)OEM联盟的动态稳定性分析。在对全球价值链中弱势OEM供应商联盟形成机理分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项目进一步分析了供应商斯塔克伯格,纵向纳什,和GVC采购商斯塔克伯格竞争模式下OEM联盟的动态稳定性,模型结果表明,联盟结构是市场权力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函数。(4)不确定需求引致的升级困境。累进型升级阶段出现困境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由不确定性需求引致的,项目整合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深入剖析了不确定性需求引致的升级困境形成机制。(5)贸易和抽样调查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项目使用中国海关统计HS分类码下的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升级宏观因素影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政府支持,行业利润,是进行跃迁式升级的重要因素。使用珠三角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表明国内潜在市场,政府支持,采购商外包战略、不确定需求是累进式升级的决定因素。同时,升级不是连续的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也不必然带来升级结果。围绕这些要点,项目组已出版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1篇, 待发表论文4篇,待出版著作1部,获奖2项。总体来看,项目组较好地执行了研究计划,基本实现了研究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中的关系型治理与中国本土企业升级
基于GVC治理的长三角本土代工企业GVC升级机理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