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阻止神经变性进一步发展的新型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帕金森病的研究热点。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凋亡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首先,我们用不同剂量和时间MPTP腹腔注射的方法成功制作了帕金森病凋亡模型和炎症模型,在凋亡模型中我们发现G-CSF明显抑制了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细胞的凋亡,并且首次揭示了其通过调节中脑内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Bcl-2/Bax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在炎症模型上观察G-CSF能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会不会影响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化,以及能否调控各种炎症介质的表达来进一步探究G-CSF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新型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积累实验依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虽然受到深入的研究,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至今尚无一种肯定的治疗方法或药物能治愈此病,基本上是对症治疗。研究显示,PD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及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及成熟。研究表明,G-CSF具有抗凋亡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在脑梗死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能够阻止神经变性进一步发展的新型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帕金森病的研究热点。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动物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首先,我们用不同剂量和时间腹腔MPTP注射的方法成功制作了帕金森森病凋亡模型和炎症模型,在凋亡模型中我们发现GCSF明显抑制了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的凋亡,并且揭示了其通过调节中脑内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Bcl-2/Bax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我们又在此基础上在炎症模型观察到GCSF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影响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化,以及调控各种炎症介质的表达来进一步探讨G-CSF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新型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积累了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Application of ( G '/ G ) Expansion Method for Solving Schrödinger’s Equation with Three-Order Dispersion
A 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 coupled with exonuclease I: application to the fluo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and cell imaging
2D/2D MXene/g-C3N4 for photocatalyt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5- hydroxymethylfurfural into 2,5-formylfuran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中血红蛋白激活小胶质细胞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G-CSF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HCA2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粪菌移植通过TLR4-NFκB途径对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