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胸田鸡分子进化与系统地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05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阮禄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邹志文,赵大显,陈绍萍,罗华星,肖顺根
关键词:
微卫星系统发生线粒体基因控制区亚种系统地理格局
结项摘要

最近100万年以来北半球总共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冰期,北回归线以北的鸟类系统地理格局强烈的受到这些冰期事件的影响。红胸田鸡主要见于我国沿海地区、华中和华南各省,在分布区内为常见种,全世界共4个亚种,其中中国有3个亚种。我国沿海地区湿地鸟类分子系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很少,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以我国红胸田鸡3个亚种为研究对象,以线粒体基因控制区全序列和核基因中的微卫星序列作为工具,并结合形态分类特征数据,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系统学方法研究其亚种系统发生过程和演化途径,同时结合地理历史事件来阐明它们的遗传结构和种群扩散模式,探讨种群地理分布格局和进化机制的成因,为红胸田鸡的起源进化和分类地位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其成果对地学研究也有重要应用价值,将为我国沿海地区地学研究注入新的动力。

项目摘要

本研究首先采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 基因部分序列标记对13种秧鸡科鸟类进行了比较分析,来确定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在秧鸡科鸟类中的分类地位。同时,我们通过采集88个红胸田鸡样本,以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和6个微卫星位点标记来笔记分析7个红胸田鸡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线粒体控制区单倍型之间碱基变异数量较少,种群之间遗传差异较小。造成红胸田鸡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的主要原因是这种鸟类在我国南方地区为部分留鸟,部分冬候鸟,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红胸田鸡种群都为夏候鸟,因此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相对其它鸟类来说更为频繁,种群之间的地理和生殖隔离障碍几乎没有,导致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性极小,种群之间的系统地理结构不明显。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阮禄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角形虫科黏体动物系统地理学及其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批准号:3150184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承忠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棘胸蛙遗传结构和系统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17211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郑荣泉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雪鸡属鸟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170138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刘迺发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灰胸竹鸡的更新世冰期避难所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76003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黄族豪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