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自身抗体靶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3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张艳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梁亚杰,郭强,周振华,罗春霞,胡俊
关键词:
发病机制靶蛋白帕金森病体液免疫自身抗体
结项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变性性疾病,多巴胺神经元的特异性损害,是PD发病的重要特点。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可能参与对多巴胺神经元的特异性损害。然而,自身抗体攻击的靶目标尚不清楚。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脑黑质组织中的35kDa蛋白可能是体液免疫中自身抗体攻击的靶蛋白。本项目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利用Western-blot结合二维电泳技术进一步分离和筛选自身抗体针对的靶蛋白;继而,利用质谱检测和Denoval技术对筛选出的靶蛋白进行鉴定;然后,利用靶蛋白特异性抗体和RNAi技术,对该靶蛋白在PD发病中的作用进行鉴定;最后,利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技术对该靶蛋白在黑质内进行细胞定位。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体液免疫在PD发病中的作用,并初步确定黑质区神经细胞上与发病相关的靶蛋白,为帕金森病的免疫治疗和免疫诊断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项目摘要

背景 帕金森病(PD)A9与A10区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害差异是PD的重要病理特点。本研究拟寻找PD血清中自身抗体的靶抗原,并探讨其在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使用IHC方法分别使用PD动物血清和PD患者血清,从细胞学水平研究血清和脑内蛋白的相互作用。(2)使用Western-blot、免疫共沉淀(IP)、质谱检测和ELISA的方法,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自身抗体的作用。(3)使用功能核磁共振通过对血脑屏障的研究,初步探讨自身抗体参与PD发病的机制。结果(1)免疫组化提示正常和PD小鼠血清均可与小鼠黑质切片有弥漫性结合(中脑、皮层及海马等);使用PD与对照组血清,结果和动物模型一致,但未见PD组血清与黑质有突出结合。(2)Western-blot、免疫共沉淀(IP)、质谱检测和ELISA的方法提示PD与对照组血清及提纯的血清IgG均与黑质蛋白有较多结合,提示存在抗原抗体反应;采用IP技术,结果提示血清IgG仅与黑质膜蛋白结合,而与胞浆蛋白无结合,且与膜蛋白在不同分子量均有结合条带,PD与对照组间偶尔有差异条带,但差异条带少、变异大、重复性欠佳。(3)质谱检测IP产物,提示和自身抗体结合的蛋白在PD和对照组均有多种,包括α微管蛋白、细胞角蛋白、Omi/HtrA2、突触泡蛋白、UQCRC1及多种与ATP合酶形成有关的膜蛋白等。(4)α微管蛋白、突触泡蛋白、UQCRC1作为靶蛋白在PD组检出频率较高。使用ELISA实验提示PD和对照组均存在上述三种抗体,两组间抗体水平和高抗体水平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5)实验中找到的靶蛋白均为已知的广泛存在于亚细胞结构的蛋白,不属于A9与A10区多巴胺神经元的差异蛋白,考虑参与PD发病是中脑局部血脑屏障(BBB)损害的结果,但是普通功能磁共振不能观察到PD患者中脑BBB损害表现。结论:本研究证实,PD和对照组血清的IgG可与脑组织中的多种靶蛋白结合,还需要利用细胞培养等技术改进靶蛋白的筛查方法才可能找到更特异的自身抗体;目前我们发现的多种自身抗体,在中脑血脑屏障损害的前提下,可能造成PD发病及进展,因此基于特定区域的血脑屏障损害是今后PD与体液免疫的研究方向之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张艳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734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027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303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4003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71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171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白塞病新特异性自身抗体筛选及靶抗原与发病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13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永哲
学科分类:H110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卒中后抑郁阻碍神经康复机制的蛋白靶点筛选与鉴定

批准号:3090045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牟君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人类全基因组编码蛋白高通量芯片筛选神经精神狼疮相关靶抗原及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研究

批准号:8130259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华
学科分类:H11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亲和力抗纤溶酶自身抗体在AP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批准号:30371332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杨程德
学科分类:H11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