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感染的宿主免疫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接种卡介苗是预防人类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已有的报道和我们的研究积累显示BCG感染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应答缺陷,其中IL-12/IFN-gamma轴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其相关组份和功能还存在许多未知。本研究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BCG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设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采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特异性免疫功能评价系统,主要集中于IL-12/IFN-g通路的功能研究,同时对部分的抗分枝杆菌免疫机制中的功能分子的已知突变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未知突变进行筛查,以期部分阐明BCG感染中IL-12/IFN-gamma轴所起的作用。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IL-12/IFN-gamma轴在生命早期分枝杆菌感染中的意义,为深入理解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生命早期个体化治疗和预防分枝杆菌感染提供临床和免疫学研究依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发病例915万,死亡病例超过165万。我国结核发生率位居世界第二位,接种卡介苗被作为预防严重结核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婴儿接种后不发生卡介苗感染,但仍有少部分婴儿会发生, 严重者发生播散性感染甚至死亡。卡介苗感染仅在部分患儿的发生,提示这些患儿自身限制和抵御卡介苗的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可能存在低下。原发免疫缺陷病中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病、高IgM 综合症、高IgE综合征以及MSMD对分枝杆菌较为易感。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肉芽肿病患者及临床怀疑孟德尔式分枝杆菌易感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功能实验及基因分析,对卡介苗感染患者的遗传免疫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的卡介苗感染患者,排除其他基础疾病,对其进行常规免疫功能评价,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对其中确诊为慢性肉芽肿病患者进行临床及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共收集23例慢性肉芽肿病患者,占所有卡介苗感染患者31%。CGD患者卡介苗感染多出现在接种卡介苗后1年以内,但不排除大年龄感染者。23例患者无仅发生卡介苗接种部位感染即局部感染者,9例患者发生区域感染,11例患者发生远距离感染,3例患者发生播散性感染,累及部位包括肺部、肠道、肝脏、皮肤及骨。CGD患儿伴发分枝杆菌感染较难控制,予rhIFN-γ+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较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更为有效。47例排除常见原发免疫缺陷病患者中,2例患者IL12/IFN-γ功能测定异常,且均发生卡介苗播散感染;行基因分析发现P2患者存在IFNGR1基因G219R纯合突变(655 G>A),其父亲与母亲皆为该异常基因携带者(杂合型)。P 37 患者存在IFNGR1基因L467P杂合突变(1400T>C,目前报道该位点为基因多态性位点(SNP:rs1887415)。卡介苗感染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原发免疫缺陷病,包括慢性肉芽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高IgE综合征、高IgM综合征及孟德尔式分枝杆菌易感性疾病等。PID中CGD对于分枝杆菌易感,并易发生播散性感染,且感染较难控制。卡介苗感染发生年龄较小,但不排除大年龄感染可能。CGD伴卡介苗感染患者用rhIFN-γ+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更为有效。IFNGR1基因突变患者易发生卡介苗播散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ulmonary leucostasis and trisomy 12 in a young patient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Study of unfolded gamma spectra by using EJ309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or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生命早期母体高脂饮食对子代HPA轴的远期效应及其表观遗传机制
“肠道菌群-生物钟轴”在生命早期发育环境与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
不同来源颗粒物生命早期暴露与儿童过敏及呼吸系统感染队列研究
生命早期农药暴露谱对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