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芳香烃污染物转化为绿色能源过程中的传递特性及强化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760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陈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熙俊,黄聪,张若晨,绳傲楠,王雪廷,谢鹏,扬成
关键词:
产甲烷生物电催化传质阻力生物颗粒传递特性
结项摘要

A novel bioelectrochemical-anaerobic granule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degradation and methane recovery, which presents novelty, academica and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ields of wastewater resource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With anaerobic granule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roject targets on disclosing internal complicated structure, basic transfer disciplin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ubsequently investigating its effect on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degradation and methane recovery. The field of fluid and concentration inside/around the anaerobic granule will be detected by using microelectrode and thus the spatial and time distribution of flux will be determined. Meanwhile, the internal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anaerobic granule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technique and mathematically mode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erobic granule transfer discipline and pollutants degrad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which will further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本项目立足于有机工业废水资源化和能源化领域的国际前沿性科学问题,以硝基芳香烃污染物定向转化为绿色能源甲烷为目标,提出生物电催化与厌氧生物颗粒耦合新工艺;以生物颗粒为研究对象,揭示生物颗粒在外加电压条件下形成及成熟后的内部复杂网络结构、基本传递规律及传递特性,探索不同操作条件下对硝基芳香烃污染物定向转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采用微电极测量技术探测生物颗粒内部与周边流场及浓度场信息,确定通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同时采用多重荧光染色技术探测生物颗粒内部复杂结构,建立生物颗粒内部传递特性与传质阻力分布规律的内在关联,揭示传递过程与污染物定向转化甲烷过程的耦合机制,基于生物颗粒的定向传递强化过程,提出污染物高效转化甲烷的调控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立足于有机工业废水资源化和能源化领域的国际前沿性科学问题,以硝基芳香 烃污染物定向转化为绿色能源甲烷为目标,构建电化学-生物电催化-膨胀颗粒污泥床一体化反应器(ES-BES-EGSB),实现硝基苯的高效去除并回收甲烷。探索生物颗粒的传质特性对硝基芳香烃污染物定向产甲烷的作用规律,强化污染物的定向转化和能源回收,为生物电催化与厌氧生物颗粒耦合新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此外,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废弃生物质蛋白组分,研究外加电压驱动(0.6V)对不同浓度蛋白质厌氧消化各阶段的强化效能,并分析了外电压驱动对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胞外直接电子传递(DIET)通路构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电压驱动不影响水解阶段,外电压驱动后对挥发酸利用效率和产甲烷速率得到提升,以5 g/L蛋白质为底物条件下挥发酸利用速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提升了78.9%和73.8%;在降解高浓度蛋白质且反应器发生酸败的情况下,外电压驱动能提升反应器的酸败阈值,产甲烷总量也提升了225%;挥发酸利用效率提升源于胞外电子直接传递路径的构建和阴阳极电势的改变,通过外电路电子衡算发现外电路电子传递的理论产甲烷量为96.05 mL,仅占总产气量的10%;而通过对外电压驱动前后群落结构分析,发现阳极产酸发酵菌的平均丰度提升了46 %,阴极嗜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的丰度占比由10.4%提升至84.3%,体系产甲烷途径由嗜乙酸型向嗜氢型发生改变,外电压驱动后,功能菌群的定向富集作用或是产甲烷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陈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90176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121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020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370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015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0175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814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O2与酚类污染物光催化绿色高效转化为碳酸二芳基酯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2190610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吉波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环状硝基污染物生物强化电化学降解机制与功能菌群全息解析

批准号:5150827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丽彬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仿生催化氧化硝基甲苯绿色合成硝基苯甲醛的研究

批准号:20576005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佘远斌
学科分类:B081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多相光生化转化过程中的界面行为及能质传递强化

批准号:511360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廖强
学科分类:E0607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