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协同铜锰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845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葛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史喜成,吕丽,王东辉,白书培,宋华,董同欣,王磊
关键词:
催化氧化微波VOCs
结项摘要

针对现有VOCs净化技术成本高、转化率低、实用范围有限等情况,以及我国利用微波净化气体污染物的研究严重落后的局面,拟以苯为代表性VOCs,开展微波协同催化氧化苯的研究,将催化反应快速高效的特点与微波技术特有的双重效应有机结合,实现苯的净化高效化、环保化和低成本化。深入系统地开展微波作用模式、微波与催化剂协同作用方式、介电损耗材料作用方式、反应参数影响规律等研究,全面掌握微波催化氧化作用规律。同时,进行作用机理研究,借助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法、色谱分析、电镜分析等分析检测方法,从根本上掌握微波与催化剂耦合作用促进苯转化的反应原理,以及微波对催化剂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把握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本项目的研究是微波技术在VOCs治理领域应用的技术储备,对发展环保化、低成本化大气净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为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处理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对微波协同铜锰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将苯完全转化为CO2和H2O,且无副产物;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功率、浓度和空速是影响净化效果较为重要的因素,功率大于100W时,转化率即达到99%以上; XPS、IR、GC-MS、H2-TPR等研究说明微波对催化氧化效果的促进作用主要源自于其高效加热的特点,铜锰氧化物催化剂表面Mn的多重氧化态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起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对无机气体净化效果不明显,但对挥发性有机气体具有良好的广谱性,五种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氧化分解活性大小顺序为:甲醛>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二氟二氯甲烷。该技术对发展环保化、广谱化大气净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葛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磁性离子掺杂对锰氧化物和铜氧化物的影响

批准号:1097901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旗
学科分类:A3204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锰氧化物/铜氧化物异质结构界面结构、晶格应变与电磁输运

批准号:10474031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吴小山
学科分类:A20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铜氧化物超导/锰氧化物铁磁异质结的制备与超导近邻效应研究

批准号:1127431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鲁文建
学科分类:A2004
资助金额:9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复合锰氧化物催化氧化水中氨氮/锰的电子传递途径及催化机理

批准号:5177852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黄廷林
学科分类:E10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