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砷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害病。缺乏敏感生物标志物是砷化物健康效应研究的瓶颈。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人血管内皮HUV-EC细胞的数种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特别是线粒体过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2)的表达量对砷化物作用十分敏感。鉴于这些敏感基因的转录调节区唯一共有特征是均含有转录因子SP1结合区,所以我们推测砷的转录调控作用是通过SP1介导的机制实现的。本项目拟 ①对SOD2等敏感基因的表达与砷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阐明砷化物调控其表达的规律;②采用基于SP1特异抗体的ChIP-PCR技术,分析参与砷调控基因转录的染色质DNA成分及其与转录调节蛋白因子的相互作用,分析砷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机理;③对地砷病区砷暴露人群与正常对照人群的SOD2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作为敏感指标应用的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将为阐明地砷病的发生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地砷病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砷靶向调节蛋白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贵州地砷病患者皮肤和肝脏病变演化及癌变的分子机理
水飞蓟(SMG)药理性能及其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抗砷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砷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