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结合半导体纳米线和自旋注入两个方面,以半导体纳米线/稀磁半导体纳米线异质结为材料基础,开展自旋注入半导体的相关研究。从纳米线、稀磁半导体纳米线的制备出发,结合材料结构和物理性质的表征结果,通过两步法制备半导体纳米线/稀磁半导体纳米线异质结。根据对纳米线异质结界面的研究,优化制备条件,制备外延纳米线异质结。通过聚焦离子束和电子束刻蚀的方法,连接纳米线异质结的输运测量线路。通过研究磁电阻和发光偏振的效应,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纳米线异质结中自旋的注入。本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一维纳米结构中自旋注入的认识,为自旋电子学器件及其微型化提供指导。
纳米线和纳米线异质结在器件微型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纳米线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微结构的研究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题结合半导体材料和磁性材料,研究纳米线和纳米线异质结,为将来自旋注入器件的微型化提供基础支持。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如下的系列研究结果。通过二次热处理的方法以ZnS纳米带为基底外延生长了ZnS纳米棒,形成了纳米梳子结构。以ZnS纳米带为基础,通过MOCVD方法,外延生长了ZnO纳米颗粒,形成了ZnS/ZnO纳米异质结。利用STXM研究了单根ZnS纳米带/ZnO纳米棒异质结构的化学元素分布和电子结构谱,首次报道了沿ZnS/ZnO界面的纳米尺度的吸收光谱,纳米尺度近边X射线吸收研究揭示了界面对纳米系统的能带的影响。获得了半导体SnO2/ZnO纳米线异质结,光致发光谱研究表明,纳米异质结发光存在红移现象。制备了C-tube/Sn纳米核壳异质结构。把Fe3O4生长在金属铜基底上,并在Fe3O4基础上生长了ZnO纳米线,形成了Fe3O4/ZnO纳米线异质结。发明了“熔融-注入-分解”法制备了多种氧化物纳米线阵列。成功制备了稀释磁性半导体Mn-CuO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的居里点大约80K。成功制备了磁性半导体La2/3Sr1/3MnO3纳米线阵列,纳米线具有明确的磁性,其居里点大约在350K左右。通过软X射线扫描透射显微镜,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和X射线激发发光谱等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了ZnO/CdS纳米异质结构的化学成像,电子结构及发光性质。发现异质结样品呈现ZnO/CdS核壳纳米结构,并证实了在氧化锌和硫化镉之间的部分界面上形成了硫化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III-V族半导体半金属异质结外延结构的自旋注入研究
GaMnAs/GaAs异质结中自旋注入的全光控制研究
自旋极化电子在磁性半导体及其异质结中的输运研究
MPTs-TMDs范德华异质结自旋注入性质的电场调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