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黏膜损伤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06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刘冬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岳冬梅,赵宏宇,范玉颖,苗佳宁,丁鹏,郭智彬,王思,姜腾,伍美
关键词:
肠黏膜高氧活性氧
结项摘要

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氧疗(即机械通入高浓度的氧,简称高氧)。此疗法虽挽救患儿生命,但长时间高氧治疗会引起肺、脑、眼等近隔器官损伤,近年陆续报道长期高氧治疗还引起新生儿肾、肝、肠等远隔器官损伤。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道分泌性IgA(SIgA)和分泌片(SC)升高,预示肠黏膜发生变化,此变化是因高氧的氧毒性致肺等近隔器官损伤后肠道继发损伤还是高氧的氧毒性直接作用肠道使肠道发生原发性病变是本课题研究重点。众所周知高氧的氧毒性引起器官损伤的最主要根源是活性氧( ROS),因此本课题通过建立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应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转染、iRNA干扰、流式细胞分析术、蛋白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技术探讨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黏膜损伤可能是因继发或原发由ROS引起,有关此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高氧对肠道的损伤影响,对临床预防高氧治疗引起的新生儿后遗症将起重要作用。

项目摘要

当前临床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是氧疗法,即机械通入高浓度的氧(简称高氧)。此疗法虽挽救患儿生命,但长时间高氧治疗不仅会引起肺、脑、眼等近隔器官损伤,而且还引起新生儿肾、肝、肠等远隔器官损伤。由于出生前胎儿肠道处在相对低氧的环境中,出生后新生儿肠绒毛和黏膜将继续分化和生长,因此出生后长期高氧治疗将引起新生儿肠道的发育异常。肠道是机体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新生儿肠道的发育异常必然引起机体营养吸收障碍,因此研究高氧对新生儿肠道影响至关重要。.本课题组已完成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的建立;电镜观察了肠黏膜形态变化,得出长期高氧导致肠黏膜损伤,并且高氧动物模型肠道AKT信号通路发生变化;ELISA检测了肠液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 ),证明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发生变化;为证明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黏膜损伤可能是因继发肺粘膜损伤引起,首先研究肺组织SIgA和它的组成成分IgA、SC以及肺泡灌洗液内细胞因子的变化,得出肺损伤是肠损伤的间接因素,肠损伤滞后肺损伤,可能是高氧引起肺损伤,进而激发肠损伤;为探讨肠黏膜损伤是继发还是原发由ROS引起,课题组用ROS阻止剂(2-苯叔丁基硝酮, PBN)腹腔注射,ELISA检测了肠液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 )以及细胞因子,发现新生大鼠高氧动物模型肠黏膜损伤可能是因继发或原发由ROS引起。. 为验证高氧损伤肠黏膜是由ROS引起,课题组体外研究H2O2和高氧对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已完成部分实验,部分实验在进行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3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4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5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DOI:10.13247/j.cnki.jcumt.001297
发表时间:2021

刘冬妍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87115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NMDA受体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0471835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岳少杰
学科分类:H010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黄芪多糖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肠黏膜损伤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386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彬彬
学科分类:H33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IL-1Ra通过抑制肠黏膜干细胞凋亡保护化疗肠黏膜损伤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04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吴祯乾
学科分类:H030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MLCK/ROCK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预防和修复

批准号:8170416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杨玲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