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是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从而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一种污染天气现象,它直接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霾天气下高浓度的气溶胶对能见度、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是气溶胶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并由此导致能见度的恶化。近年来很多城市灰霾现象日趋严重,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危害性天气。本项目将以天津为重点研究区域以广州为南方城市代表,对灰霾从大气化学、光学和气象学角度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揭示(1)灰霾的大气化学特征(2)灰霾的形成、发展和传输机制(3)能见度与污染物的定量关系(4)引发灰霾天气的污染物来源(5)灰霾的区域差异。该研究将初步建立我国城市灰霾的基本理论体系和能见度的定量评估方法,同时为保护人体健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运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研究中国城市灰霾的形成机制
灰霾对雾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
原子尺度上的表面浸润和灰霾形成
河北南部地区灰霾的来源和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