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神经元及抑制性神经网络在脑中风时的自我保护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40102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鲍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史逸铭,才源
关键词:
神经网络活体光化学诱导中间神经元中风
结项摘要

Ischemic stroke is the result of obscured blood supply to the brain tissue and will cause damage to local neurons and neuron network. There is no direct method to protect neurons during an ischemic attack for the moment. However the ongoing research has discovered that inhibitory neurotransmission can decrease the damaged brain area and further more, inhibitory neurons survive better than the excitatory neurons from ischemia. The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inhibitory neurons has not yet been discovered. We propose here three hypothetic mechanisms: negative feedback, calcium buffer and inhibitory network mechanism. To test our hypothesis we will combine brain slice electrophysiology and in vivo calcium imaging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inhibitory neuron and its network during photothrombosis-induced brain ischemia.

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供血受阻,局部脑组织缺氧和葡萄糖,脑细胞经历兴奋毒性,氧化应力,炎症反应,及至细胞凋亡,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目前临床没有直接的方法在中风发生时保护脑细胞,也没有有效措施在中风发生后促进神经元及其网络的修复。近年来,人们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口,发现了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减少中风损坏的脑细胞数量;抑制性神经元在中风发生时受到的损伤比兴奋性神经元要小,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存在抑制性神经元特有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提出关于抑制性神经元自我保护机制的三个研究假想:负反馈制胜,钙离子缓冲剂和神经元网络抑制。通过光化学诱导局部血管血栓来模拟脑中风,结合脑片电生理和活体动物脑皮层钙离子成像来研究中风发生时局部神经网络中多种细胞的生理反应和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特性和存活情况;希望将抑制性神经元的自我保护机制阐明,为借鉴开发有效的神经元保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立项时计划研究抑制性神经元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突触传递属性,在研究进行中,发现了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具有昼夜节律性,这一现象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同时,这一结果将与由缺血缺氧导致的突触传递改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我们首先针对这一发现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并发表SCI论文一篇。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活动呈现昼夜变化, 我们的研究显示它们的输入突触受日夜调控,也呈现节律性。我们发现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的微小突触后电流(mEPSC)的频率具有日夜差异,但幅度的峰值却没有变化。此外,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的mPSC频率的变化是相反的:在光/暗循环的暗阶段期同时发生谷氨酸能mPSC频率的增加和GABA能mPSC频率的降低。通过光遗传的方式, 对突触前谷氨酸能轴突末末梢进行刺激,我们证明了诱发的微小谷氨酸能突触后电流, 在光阶段时比暗阶段更容易诱发突触后的SCN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为了研究内在时钟或光暗周期是否介导输入突触的昼夜节律,我们在light masking 和骨架光周期下检查了mPSC。在夜晚开始后一小时给与持续3小时的光脉冲抑制了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mPSCs频率的改变; 而在骨架光下, mPSCs频率昼夜差异并不显著。此外,我们发现这种同时发生的谷氨酸与GABA能突触可塑性主要发生在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元上。这项工作揭示了腹侧SCN神经元的谷氨酸能和GABA能输入突触的一种可塑性,并证明这种可塑性是光调控的。这种同时发生的突触可塑性可以作为调节SCN神经元对大范围昼夜光输入响应的一种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2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DOI:10.7652/xjtuxb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3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DOI:10.16511/j.cnki.qhdxxb.2019.26.001
发表时间:2019
5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DOI:10.6038/cjg2022p0255
发表时间:2022

鲍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探索增强抑制性神经元功能来保护缺血性脑中风的分子机理

批准号:30470362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晋辉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Ghrelin上调内源性保护分子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批准号:3087103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祝世功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脑缺血早期抑制性神经元损伤机理与保护的研究

批准号:3087051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晋辉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髓系抑制性细胞在HAD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133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韩德平
学科分类:H0909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