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的缺乏和大量赢余是红壤旱地磷素养分的基本特征,并已成为制约红壤生产力提高和威胁水体环境安全的主要因子。红壤磷素有效性与红壤结构及施肥制度密切相关。长期施用有机肥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的提高,而长期施用化肥的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受团聚体内有机质与铁铝氧化物组成比例的影响。那么,对团聚体形成与更新起着重要作用的"铁铝氧化物"和"有机质"两大胶结物质,对红壤磷素的吸储与释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项目将以旱地红壤长期(18年)肥料定位试验为依托,系统深入地探讨长期不同的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特性、磷素的吸储与释供性能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揭示红壤的固磷本质与磷素释放的作用机理,探索减少磷素固定及提高磷素有效性的措施与途径,为红壤磷素潜在供应能力的挖掘、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及磷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花生根际红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团聚体对活性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潮土团聚体对磷素转化与蓄供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钾素有效性的演变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