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红壤生态磷素临界值的确定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86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何园球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樊剑波,李成亮,宋春丽,赵汝东
关键词:
指示作物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红壤磷素生态临界值
结项摘要

土壤磷素临界值是农业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的重要依据,与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气象条件等关系密切。在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一方面降低了由于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增产效果,制约了红壤生产力提高;另一方面大量磷素积累在土壤中,不仅造成磷素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水体环境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这些既造成以往确定的土壤磷素临界值的实用性降低,需要重新鉴别并加以调整,又未顾及农业环境保护。因此,本项目提出目标作物土壤磷素生态临界值的概念,既保留了其原有的农学意义,又涵盖了现代农业生产的环境风险要求。在本研究中以中亚热带地区典型红壤为材料,以普通和高产型油菜和水稻为指示作物,在确定有效磷测定方法基础上,深入研究作物生长状态、红壤有效磷含量、红壤对磷素吸储与释供性能及其环境风险间的相互关系,旨在确定目标作物特定类型红壤磷素生态临界值,为"测土施肥"、环境保护和节约磷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项目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田和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室内分析以及培育试验对不同母质发育红壤的有效磷测定方法,不同母质发育红壤的磷素吸附特性以及磷素流失的环境风险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BrayⅠ法、Olsen法、Mehlich Ⅲ法和阴离子交换性树脂法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互替代性,并且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对作物的供磷能力,可以用来测定南方酸性红壤的有效磷。其中以BrayⅠ法测定的值与作物吸磷量及生长相关性最好,建议将BrayⅠ法作为南方酸性土壤的有效磷测定方法。. 不同母质发育土壤和同一母质发育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均存在差异。不同母质发育水田土壤的Xm:红粘土>红砂岩>花岗岩,K的变化趋势与Xm基本一致,说明红粘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吸磷能力最强同时也较难解吸。不同母质发育旱地土壤的Xm:红粘土>花岗岩>红砂岩,而K的大小为:红粘土>红砂岩>花岗岩。表明以红粘土母质发育的旱地土壤固磷能力最强,不仅吸附磷的量大,而且吸附的磷较难解吸;红砂岩母质发育旱地土壤对磷的吸持容量最小,但花岗岩旱地土壤吸附的磷却是最容易解吸的。. 对土壤磷吸附能力的影响:粘粒>活性铁>活性铝,均与水田土壤磷素吸附参数均成显著的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K成负相关;水田土壤的全磷含量、有机质和pH值与土壤磷吸附参数的相关性不显著。与不同母质发育红壤旱地的磷吸附能力呈正相关的因素:粘粒>活性铝;有效磷含量和pH值与磷素吸附呈现负相关;有机质,全磷,活性铁含量在本研究中与旱地土壤磷素吸附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和同一母质发育的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标准需磷量值均有较大的差异,水田和旱地均表现为:红粘土>红砂岩>花岗岩。. 对土壤易解吸磷指标的分析表明,当红壤中的Olsen-P含量超过30mg kg-1时即会对水体环境安全造成威胁。本研究中已有2/3供试土壤的易解吸磷超过0.1mg L-1,对此类土壤要积极调整施肥措施和管理方式,定期监测其渗漏水的磷含量,防止其对水体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亚热带典型耕作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批准号:4127148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肖和艾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典型红壤潜在酸化的过程及机制

批准号:4170133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海燕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磷素影响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拟研究

批准号:416711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黄玫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东南部中亚热带地区特有针叶树种年轮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性研究

批准号:4070503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黄磊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