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通道蛋白探讨八味、六味地黄丸调节肾虚证水液代谢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9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李昌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石森林,高承贤,葛尔宁,陈铌铍,杨元宵,林琳,吴垣墙,王琛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水通道蛋白肾虚水液代谢
结项摘要

八味地黄丸(肾气丸)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分别是治疗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的代表方、基本方,前者比后者多出附子、肉桂,但证治、功效不同,提示其具有不同的作用环节或作用性质,而既往研究多关注神经内分泌功能和能量代谢。本研究根据"肾主水"理论和水通道蛋白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以"肾主水-水通道蛋白-水液代谢"作为研究路径,拟通过优化模型制备方法建立大鼠肾阳虚证、肾阴虚证模型,观察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对神经内分泌功能、能量代谢以及肾脏、结肠、下丘脑水通道蛋白的影响,探讨二方纠正肾虚证水液代谢紊乱与其调控水通道蛋白的相关性;并观察二方的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水通道蛋白的影响,从而初步揭示二方通过水通道蛋白调节肾虚证水液代谢的机制及其差异,为深入研究二方的作用机制以及"肾主水"的科学内涵提供研究思路。

项目摘要

八味地黄丸(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分别是治疗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的代表方、基本方,两者差别仅在于前者多出附子、肉桂,其余药味组成和药量完全一致,而方剂药性、功用、主治差异迥然。迄今为止,对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研究主要观察对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尚未见从水液代谢的角度进行探究。本项目主要从水液代谢角度探讨二方的调节作用,研究两方通过水通道蛋白调节肾虚证水液代谢的机制及其差异,为深入阐释二方的作用机制以及“肾主水”的科学内涵提供研究思路。经过三年研究,已完成了项目计划书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1)采用氢化可的松、阿霉素、腺嘌呤制备大鼠肾阳虚模型,采用温燥中药、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利血平制备大鼠肾阴虚模型,并对肾阳虚、肾阴虚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2)研究了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分别对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症状体征(体重、肛温、摄食量、饮水量、尿量、竖毛程度、蜷缩程度、大便干湿程度、抓取激惹反应、微循环等)、脏器指数、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CRH,血清CORT、血清E2、T、TSH、T3、T4,垂体TSH等)、能量代谢(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SDH、CCO活性、UCP2的表达等)的影响,尤其是对水液代谢(肾AQP1、AQP2、cAMP、PKA、PKC,结肠AQP4,尿液AQP2等)的影响。.(3)研究了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含药血清对LoVo细胞AQP1、AQP2、AQP4等水通道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1)基本明确了适于制备大鼠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包括水液代谢观察指标在内的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评价指标。发现两种模型在一般症状体征、神经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水液代谢方面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分别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方纠正肾虚证水液代谢紊乱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水通道蛋白有关,并存在一定差异性。.(2)在本项目执行期间,已发表SCI论文1篇(已完成校样),国内一级期刊学术论文1篇,已经录用的学术论文2篇,拟投稿4篇(见附件:拟投稿文件说明);参加学术交流10余人次,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1人次,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从水通道蛋白探讨出血性中风“血不利则为水”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08732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崔向宁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从水通道蛋白1介导的细胞迁移探讨“肾主水”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37350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昌煜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从水通道蛋白1介导的EMT/MET平衡探讨“肾主水”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67383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昌煜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从血管加压素对水通道蛋白2的调控通路探讨“肾主水”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17314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昌煜
学科分类:H31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