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发育阶段的很多缺陷和疾病都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大量证据表明乳腺癌发生过程中乳腺干细胞可能是恶性转化的靶点。因此研究乳腺的发育,特别是研究乳腺干细胞,将对研究乳腺癌提供帮助。本项目以G蛋白偶联受体48为例,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来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信号传导在乳腺发育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乳腺干细胞分化和增殖中的调控过程。此外,我们还将利用已经认可的乳腺癌小鼠模型PyMT-MMTV和MMTV-WNT-1来继续研究此G蛋白偶联受体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和其信号传导调控乳腺发育和乳腺癌之关系,从而为乳腺疾病和乳腺癌找到新的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是蛋白家族中最大的一类,靶向GPCR的药物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GPCR在调控乳腺发育、成体干细胞及肿瘤等生理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针对已知或新发现的药物靶点进行小分子药物筛选、合成和改造,可为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方法。本课题从以下4方面开展研究:1、G蛋白偶联受体Gpr54、Gpr116和Gpr48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机理。相关2篇论文已在《Cancer Res》上发表。2、LGR亚家族作为一类糖蛋白激素受体,在生殖发育调节和成体干细胞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分别研究了Lgr4/Gpr48 在调控乳腺发育及乳腺干细胞、生殖发育和肠干细胞中的功能与机制。已发表相关论文4篇,其中1篇发表在《Stem Cells》上,2篇发表在《Development》上,2篇发表在《JBC》上。3、G蛋白偶联受体是目前药物市场上最主要的靶点,因此我们也针对乳腺癌等肿瘤进行了大量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共计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1篇已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 》,2篇发表在《Cancer Res》,2篇发在《Curr Mol Med》等杂志上。4、由于发育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需要大量的小鼠模型,我们也改进了基因编辑技术,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Biotech》和《Nucleic Acids Res》上。在本项基金的资助下,我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SCI影响因子≥510。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APLNR在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NamiRNA正向调控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表达在乳腺癌发病中作用研究
G蛋白偶联受体116(GPR11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功能研究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调控分子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