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温带典型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植被和土壤野外观测、社会经济、气象、地形等多源数据,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建立适合于该区域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体系,厘定参数值,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确定区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耦合影响及定量划分;分析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依存关系;建立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综合评价模型,编制生态安全图,厘定生态安全格局;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的作用;为制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育和可持续利用、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生态安全维护等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了为期4年的野外监测,建立了集成遥感、气象、统计和野外观测、文献数据等多源数据的研究平台。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分析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评价了近20年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区分了气候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空间差异。探索了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存关系,构建了草原牧民福祉指标评价体系,探讨了近10年锡林郭勒盟牧民福祉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提出草原的供给服务对牧民福祉影响最大,牧民的福祉总体水平提高约30%。建立了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区域生态安全阈值;创新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提出生态足迹贡献指数和生态安全耦合判断模型,分析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2008年后处于生态极不安全状态。研究成果对揭示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区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探索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制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维持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安全等对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不同草场管理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影响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监测研究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碳氮循环机理与储藏功能研究
不同放牧强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