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美国E705实验的数据,测量了在300GeV/c的д±和质子束流与锂靶的相互作用中Xc1和Xc2的产生截面,并对其它尚未发现的粲偶素态进行了寻找,主要结果为:由д介子和质子产生的Xc1和XC2态的产生截面比分别为0.52(+0.57)(-0.27)和0.08(+0.25)(-0.15);在J/ψдo质量谱中观测到了1p1态;在J/ψд(+)д(-)质量谱中观测到了可能为3D2态的共振结构。利用北京谱仪所收集的J/ψ事例对J/ψ的衰变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有:测量了fo(975)的质量和宽度,以及其螺旋度振幅比;初步证实了ξ(2230)的存在并找到了ξ的两个新的衰变道;测量了在J/ψ能区强子的单举产额。以上结果为研究粲偶素态的产生机制、寻找胶子球和研究部分子的碎裂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粲偶素态弱衰变的实验研究
粲偶素衰变中Λ超子激发态的研究
BESIII上粲偶素双辐射衰变的实验研究
BESIII 上粲偶素强子衰变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