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分子识别技术的化学发光成像分析法用于肿瘤细胞检测及单细胞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505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毕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青岛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叶素娟,毛常明,郝双园,张纪磊,李莉,崔仰仰,纪斌
关键词:
单细胞分析仿生纳米探针化学发光成像核酸适体肿瘤细胞
结项摘要

本项目结合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以癌症早期诊断为目标,以恶性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核酸适体识别体系的基础研究,采用生物条形码技术,设计高特异性、高亲和性识别靶标的仿生分子纳米生物探针;采用化学发光成像分析技术,将构建的仿生分子纳米探针与信号放大技术相结合,建立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检测新原理、新方法;发展细胞固定新技术,构建单细胞化学发光成像原位检测技术平台,以期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致病机理研究,为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靶向治疗和创新性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物质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结合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以癌症早期诊断为目标,以恶性肿瘤细胞及相关标志物为研究对象,基于核酸适体-目标分子、核酸分子间特异性识别作用,通过设计合成纳米生物探针及核酸识别探针,构建化学发光反应新体系,结合工具酶的特有性质,建立肿瘤细胞及相关标志物信号放大检测新原理、新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成像、电致化学发光、比色法等,实现肿瘤细胞及相关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基于核酸适体识别技术,发展细胞固定新方法,构建肿瘤细胞化学发光成像原位检测平台,有望实现单细胞检测,以期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致病机理研究,为揭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靶向治疗和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物质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信号放大技术的表面增强拉曼成像分析法用于肿瘤细胞检测及单细胞分析

批准号:214050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叶素娟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仿生分子识别及DNA循环放大技术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肿瘤细胞及单细胞分析

批准号:2150508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何鹏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微流控芯片纳米催化化学发光检测及用于单细胞分析的研究

批准号:2087501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赵书林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用于循环肿瘤细胞高效分选和单细胞精度分析的成像流式检测仪研究

批准号:216751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清岭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