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长江冲淡水跨陆架运动的机理及生态效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61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吴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文霞,宗海波,王一鹤,朱平,白玫,吴天宁
关键词:
跨陆架输送生态效应长江冲淡水浙闽海域赤潮热点区
结项摘要

In wintertime the nutrient-rich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extends southward along the Zhe-Min Coast, which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spring algal blooming in this area. Front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ld turbid coastal water and warm clear shelf water, thus cross-shelf transport is not only the first step for coastal materials to enter open ocean, but also the key process for phytoplankton to utilize the nutrients. Hence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processes, mechanism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ross-shelf transport by means of field data analy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property transformations, and to identify the associate biological consequence. Specifically,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cross-shelf transports induced by wind field, tidal dispersion, island effects, and interaction with shelf currents. These processe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and new mechanisms are required to reveal their dynamics. Another focus will be on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penetrating fronts and island-induced flow separation on the localized harmful algal blooming hot spot, and try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

冬半年沿着浙闽海岸传播的长江冲淡水携带着大量的营养盐,是春季该区域赤潮爆发的重要物质基础。低温和高浊度的冲淡水与外海温暖水体之间存在强烈的锋面,跨陆架运动不仅是陆缘物质进入开阔海域的关键一步,也是近岸水体释放初级生产力潜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题将采用分析观测资料与精细化综合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浙闽海域长江冲淡水离岸运动的过程、机制和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水体物理属性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由此导致的生态效应。特别的,本课题在动力机制上关注由季风转换、潮汐弥散、绕岛脱离和背景环流相互作用等重要但尚未得到厘清的跨陆架过程,尝试基于东中国海独特的动力环境提出新的跨陆架运动机制。在生态效应上重点关注穿刺锋面或绕岛脱离等具有局地性的跨陆架运动与初级生产力增长之间的联系,探索赤潮高发区的动力学成因。

项目摘要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采用分析观测资料与精细化综合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浙闽海域长江冲淡水离岸运动的过程、机制和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水体物理属性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由此导致的生态效应。在项目的资助下根据任务书开展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创新发现。在锋面及其跨陆架运动过的识别上面,利用GOCI卫星遥感叶绿素数据,识别了绕岛屿的穿刺锋面结构,并统计了其在各个季节的出现频率;利用国家海洋灾害公报的赤潮数据和卫星遥感的叶绿素数据,识别了赤潮高发区及其与锋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跨陆架动力机制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潮致锋面捕获机制,阐明了浙闽海域长江冲淡水维持的机理;揭示了台风过程和锋面捕获联合作用下的长江冲淡水滞留及跨陆架扩展的动力机制。在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水动力-泥沙-生物地球化学”耦合的数值模型,利用模型揭示了冲淡水锋面—泥沙再悬浮—藻华爆发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赤潮高发区形成的本质动力成因。以上项目成果系统揭示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冲淡水锋面形成、维持和跨陆架穿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质动力机制,以及对藻华爆发的影响,系列成果在JGR-Oceans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对我国近海海洋学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吴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40606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80603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7330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023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606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7608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0152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608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0500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近岸海域的海底地下水排泄及其海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批准号:4067216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郭占荣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海北部陆架区和近岸海啸波观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

批准号:4057601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王盛安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原位鱼体暴露研究近岸海域中典型环境雌激素的生态毒理效应

批准号:4170157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池毓烺
学科分类:D07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冲淡水影响下南海北部近岸环流的天气尺度变化和动力机制

批准号:415760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俎婷婷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