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羟基喹啉衍生的氟硼吡咯(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0202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赵春常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秋宁,刘赵兴,周钰,刘诗飞,刘娇芳,黄琪
关键词:
氟硼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离子探针8羟基喹啉比值法荧光探针近红外荧光探针
结项摘要

设计合成基于8-羟基喹啉与氟硼吡咯(BODIPY)分子"熔合"在一起的荧光探针,该类分子是一个完整的π-电子离域体,可调节分子的光谱行为至近红外区(650-800nm);该分子本身既充当荧光团又充当识别基团,识别位点与金属离子的作用会引起光谱的红移或蓝移,从而建立基于比值法的近红外区荧光探针。调控识别位点的空间位阻及参与配位原子数,可获得分别对汞离子、锌离子或铜离子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识别的探针体系;调节分子的亲水、亲脂能力,分别得到水溶性的分子和膜渗透性强的分子,探讨其在水相和对活体细胞中的离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发展可应用于生物体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项目摘要

1)设计合成了基于6-羟基吲哚的新型氟硼吡咯(BODIPY)分子,该类分子具有独特的光物理性质,通过简单的酚羟基/酚盐转化,可调节分子的光谱行为至近红外区(650-800nm);通过修饰该分子的邻位,引入响应基团,设计合成了高选择性的锌离子、汞离子近红外荧光探针;根据酚羟基的可修饰性,设计合成了几个反应类型的荧光探针,分别用于高选择性的识别铜离子、氟离子和苯硫酚等。2)设计合成了一个锌离子荧光探针分子,该分子通过8-羟基喹啉和DPA的协同配位作用,可高选择性的检测锌离子。3)设计和合成了含亚砜功能团的BODIPY分子,根据硫醚-亚砜反应,构筑了用于识别苯硫酚的比值法荧光分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DOI:
发表时间: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5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赵春常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类氟硼吡咯检测硫醇的荧光探针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2130216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俊峰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型BODIPY类近红外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080200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焦莉娟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氟硼二吡咯的镉离子双光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2130702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韩书磊
学科分类:B06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检测活性硫物种的比率型氟硼二吡咯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061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汪剑波
学科分类:B08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