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第四大常见癌症,致死率列肿瘤的第二位。80%的胃癌归因于幽门杆菌感染,但具体分子机理不明。近年研究表明,microRNA可能调控胃癌形成。Drosha是miRNAs生成必需的一个核内核糖核酸酶。93%胃癌组织存在Drosha在胞浆大量表达,提示Drosha由胞核向胞浆转移可能与胃癌形成有关。我们最近发现,Drosha蛋白磷酸化调控其胞内定位。本项目采用质谱定位Drosha磷酸化修饰位点,制备特异抗体,对癌前、发生发展阶段筛查,确定Drosha修饰与胃癌病理关系;用基因定点突变获得特异修饰位点突变质粒、转染AGS研究幽门螺杆菌对Drosha修饰机理,并研究其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研究成果有望了解Drosha磷酸化修饰对胃癌发生、发展作用,特异的幽门螺杆菌是否通过对Drosha修饰发挥致癌作用。研究结果为我们进一步揭示胃癌形成的分子机理、寻找胃癌早期筛查、生物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经过4年的努力,我们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如下:1. 确定GSK3β是Drosha丝氨酸S300和S302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激酶,并与Drosha协同参与miR183-96-182表达加工,抑制胃癌增殖、细胞迁移。2. 经大样本组织芯片,首次揭示Drosha在胃癌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变化模式。 即肠化生组织和萎缩性胃炎组织存在胞浆Drosha异常高表达,核内Drosha呈现低表达。 胃癌组织胞浆Drosha是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的指标3. 胃癌细胞Drosha分布影响miRNA的表达,影响胃癌细胞转移。.本项目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5篇,SCI收录论文2篇,IF>8.0的论文1篇;CSCD论文3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各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磷酸化修饰对PRRSV N蛋白功能的影响
骨桥蛋白磷酸化修饰对骨关节炎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PLCE1基因多态性影响基因表达与蛋白修饰及参与胃癌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磷酸化修饰对大豆PM18(LEA3)蛋白增强植物耐旱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