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清洁地区的地面臭氧浓度资料表明,在农作物生长期的地面小时平均臭氧浓度,白天七小时的累积浓度以及较长期的累积浓度均已达到和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环境卫生标准,这将对人类的健康,作物和植物的生长,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不可低估的作用。本项目较长期的连续测量资料,偶合中尺度气象模式和区域臭氧化学模式,解决了细网格模式中的技术要点,运用细网格嵌套技术,建立了细网格地面臭氧及前体物的预告模式。运用预告模式并结合观测资料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臭氧及前体物NMHC、NOx、CH4、和CO等未来变化对该地区地面臭氧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该前体物是影响长江三角洲地面臭氧变的重要因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石化行业高活性VOC排放对城市O3和大气氧化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氡潜势填图方法研究
玉米特用品质基因在我国骨干种质遗传背景中的互作效应及应用潜势研究
土壤潜势氡浓度的测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