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不同靶器官中新生隐球菌侵袭力差异的影响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018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5.00
负责人:朱红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温海,李平,陈丽华,皇幼明,胡婵
关键词:
侵袭发病机理新生隐球菌宿主防御
结项摘要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stic pathogenic fungus which have partiality for central nervous invasion, and usually cause fatal meningitis or meningoencephalitis. Majority pathogenetic studies of cryptococcosis laid stress on virulence-associated factors of C. neoformans at present. Besides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such C.n virulence factors in cryptococcal infection, our previous study also revealed C.n' various invasive presentations in host's different organs. The invasive variety still existed even while some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s of C. n being knocked out. This phenomenon suggested that host defense might at least play an equally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cryptococcosis..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combining with the study of cryptococcal virulence, we focus more on some key proteins(e.g. S100A10、Peroxiredoxin I, et al.)and cytokines in host organic defense-related cellular apoptosis, cytoskeleton changes and cellular metabolism in this item. Adopting techniques of proteomics and gene engineering, via in vitro model and in vivo cryptococcal infection model, We would study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various invasive presentations in host's different organs. Furthermore, our work would be also helpful in providing a new possiable explanation besides fungal virulence on the specificity of cryptococcal addiction to central nervous infecton.

新生隐球菌是重要的机会致病真菌,临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常引起致死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新生隐球菌对动物模型脑、肺、肝等不同靶器官组织具有不同侵袭力,而这种侵袭性差异甚至在某些重要毒力相关基因被敲除、相关毒力因子表达被削弱后仍然存在,说明宿主防御机制在不同靶器官受新生隐球菌侵袭状态的差异中至少起到了与毒力因子同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从宿主各靶器官防御屏障相关的细胞凋亡、细胞骨架改变、细胞代谢等方面,经由构建的体内外模型,采用蛋白组学、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各靶组织与新生隐球菌相互作用前后S100A10、Peroxiredoxin I等关键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合病原菌毒力相关的表观遗传改变,对宿主防御机制行进一步研究,以揭示宿主不同靶器官中新生隐球菌侵袭力差异的影响机制,从新的角度探讨新生隐球菌"嗜中枢性"感染的可能机制。

项目摘要

新生隐球菌是重要的机会致病真菌,其感染是系统性感染,但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常引起致死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课题组研究证实,新生隐球菌对动物模型脑组织、肺组织、肝组织等不同靶器官具有不同侵袭力,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最为显著。.课题组分别构建新生隐球菌与脑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感染模型,以及新生隐球菌的体内感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体外感染模型的基因芯片及体内感染模型的基因芯片。通过芯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数个可能与新生隐球菌侵袭力差异显著相关的特异因子(蛋白)以及与此相关的信号通路并加以初步验证。.在此基础上,选取各靶组织与新生隐球菌相互作用中关键蛋白S100A10,进一步研究与宿主防御屏障中细胞凋亡、细胞骨架改变、细胞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尿激酶、纤溶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发现,宿主内皮细胞S100A10基因表达上调时,可以激活尿激酶-纤溶酶系统,以及降解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基底膜基质蛋白的MMP9表达增加,加速新生隐球菌穿透血脑屏障,引发最常见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本课题研究宿主不同靶器官中新生隐球菌侵袭力差异的影响机制,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新生隐球菌感染嗜中枢性的可能机制,说明宿主防御机制在不同靶器官受新生隐球菌侵袭状态的差异中至少起到了与毒力因子同样重要的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3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不同司天、在泉时段五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规律研究

不同司天、在泉时段五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规律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朱红梅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80226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2609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117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0619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108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133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0044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生隐球菌同性、异性交配子代毒力差异和机制

批准号:308701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姚志荣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生隐球菌与宿主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0471566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温海
学科分类:H12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生隐球菌嗜中枢性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批准号:3057009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顾菊林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HIV-1gp41胞外域增强新生隐球菌侵袭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164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曹虹
学科分类:H2109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