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硅质类放射虫对现代环境的生态响应及其地质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60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张兰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韩玉林,毛华斌,张建林
关键词:
表层沉积分布现代区域生态海洋环境南海北部硅质类放射虫
结项摘要

海洋中具硅质骨骼的浮游性放射虫群有着独特的水团与深度分布特征,开展其在现代环境的生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对高分辨率探讨和揭示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拟通过在南海北部实施详细的典型区域表层水、次表层水和深层水放射虫生态调查,分析现代放射虫从陆架至深海盆,在不同水团或海流中的种群组成变化及其水体深度分布,探讨物理海洋过程对放射虫种群分布的生态影响;重点分析放射虫现生种群的立体空间(不同区域和垂直深度)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各种海洋环境参数的关系,从中发现放射虫属种对海洋环境的响应规律,并提取可供古环境分析应用的新替代性指标;同时还开展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遗壳群分布特征的相关分析,力图阐明海底放射虫沉积分布与海洋环境综合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深入开展南海的古海洋、古气候和古水团变化研究提供"将今论古"的可靠依据,并为揭示放射虫生态区域性与全球性特征发挥应有的作用。

项目摘要

认识微体古生物现代过程特征对揭示区域古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意义。本项目通过浮游拖网封闭式分层取样和染色处理方法,重点研究南海北部硅质类放射虫对现代环境的生态响应及其地质意义;全面分析了南海北部现代放射虫群落的区域变化、年际变化以及深度变化;揭示了现代放射虫区域生态对海洋环境的响应及其指示意义。我们还在国内率先通过开展南海中、深层水中的放射虫群落研究,揭示具有特定生活水深的属种,进而探讨放射虫属种与中深层水团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南海中深层水团演化研究提供新指标;并将现代放射虫群落与沉积放射虫种群以及表层沉积碳酸钙和生物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南海北部现代放射虫生态时空变化的研究空白,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而且为揭示放射虫生态区域性与全球性特征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奠定了必要的课题研究基础。. 已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EI)3篇(含1篇接受待发表)。部分成果仍在进一步整理和发表中。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7人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北部有孔虫、放射虫的现代过程研究及其古环境应用

批准号:9122820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向荣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南海深海区的现代放射虫及其对水团的指示意义

批准号:4127605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兰兰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极普里兹湾放射虫对近现代海洋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

批准号:4150622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海峰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东印度洋不同深度水团中现代放射虫的生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批准号:4187605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兰兰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