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优异的钙钛矿-尖晶石型复合NTC热敏陶瓷材料在温度测量、控制、补偿及通讯设备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B、低阻热敏电阻陶瓷材料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该领域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为抢占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本项目以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合成NiMn2O4和掺杂态LaMn1-xMXO3(M= Ba2+、Sr2+、Cu2+等)材料,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剂,试论掺杂改性对LaMn1-xMXO3导电性的影响;进而浅析复合(La1-xMxMnO3)Y(NiMn2O4)1-Y材料导电性在复合前后的变化,初探钙钛矿-尖晶石型复合材料复合模型。. 通过优化材料制备工艺获得高B、低阻、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复合NTC热敏陶瓷材料,进一步探讨掺杂、复合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规律,为探索新型复合NTC热敏陶瓷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通常NTC热敏陶瓷材料是由过渡金属元素组成的尖晶石结构(通式:AB2O4)的氧化物。这类陶瓷材料当电阻率较高时其B值亦必大,反之亦然;同时尖晶石结构组成的多元系陶瓷材料热稳定性差,烧结后因缺陷不均匀分布而使材料处于非平衡状态,造成材料电学性能改变。此时探索新的NTC热敏材料变得尤为重要,复合材料的出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思路。利用复合材料组成相性能上的取长补短、复合材料存在乘积效应及其复合度、联结型可以调控和改变,进而产生单一材料所不能获得的优良性能。. 本项目以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合成NiMn2O4 和掺杂态LaMn1-xMxO3(M= Ba2+、Sr2+、Cu2+等)材料,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剂,试论掺杂改性对LaMn1-xMxO3 导电性的影响;进而浅析复合(LaMn1-xMxO3)Y(NiMn2O4)1-Y 材料导电性在复合前后的变化,初探钙钛矿-尖晶石型复合材料复合模型。. 通过优化材料制备工艺,依据掺杂离子对复合材料电阻性能的影响趋势,优选出Ca离子掺杂钙钛矿相A位、Ti和Al离子掺杂钙钛矿相B位,获得了不同相位掺杂的LaMMnO3材料体系,通过与NiMn2O4复合获得高B、低阻或低B、高阻且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复合NTC 热敏陶瓷材料,即:当(La0.3Ca0.7MnO3)0.67(NiMn2O4)0.33可取得高电阻、低B值(14385Ω•cm、3367K)的材料体系,(La0.6Ca0.4MnO3)0.67(NiMn2O4)0.33可获得低电阻、高B值(205Ω•cm、2874K)的材料体系。当(LaMn0.3Ti0.7O3)0.33(NiMn2O4)0.67时获得高阻、低B(14385Ω•cm、3367K)的复合材料;当(LaMn0.6Ti0.4O3)0.67(NiMn2O4)0.33时获得低阻、高B(205Ω•cm、2874K)的复合材料;当LaMn0.8Al0.2-10%Al2O3-67%NiMn2O4时获得高阻、低B(13219Ω•cm、2830K)的多相复合热敏电阻材料体系。采用离子迁移理论、晶体场理论及复合材料的渗流理论对热敏电阻材料的导电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了钙钛矿-尖晶石型热敏电阻材料的复合模型,这为今后进一步探讨掺杂、复合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规律,为探索新型复合NTC 热敏陶瓷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负温度系数纳米热敏薄膜小尺寸效应及老化机理研究
参数宽区可调负温度系数热敏厚膜的制备及基于阻抗谱的电学性能研究
钛酸钡基高温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的高电阻率低热敏常数特性及机理研究
陶瓷/聚合物的PTC热敏机制及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