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暖问题备受关注,近千来温度定量重建不仅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湖泊沉积是古气候重建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温度指标(如δ18O) 在不同区域、不同湖泊的重建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从而限制了这些指标的应用。最近研究显示,自生碳酸盐中的13C-18O键受温度控制,其中Δ47仅与环境温度独立相关,是重建古温度的理想指标。仁青休布错是青藏高原西部典型的封闭湖泊,前期研究发现该湖无明显"碳库效应"且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本研究拟以仁青休布错为研究对象,通过湖泊沉积岩芯的钻取,在可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含量及δ18O和δ13C等传统指标,探讨利用Δ47恢复最近2ka来典型时段古温度的可能性,分析传统代用指标与温度参数的关系,进而重建该地区最近2ka以来的温度变化序列,为青藏高原地区利用湖泊沉积的古温度重建研究提供依据。
在基金项目资助下,项目组成员围绕古气候重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湖泊沉积年代学、湖泊沉积地球化学、古气候重建和气候变化机制等方面。基于这些研究研究,初步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利用14C方法和U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不同高程的古湖岸阶地年龄。年代数据显示湖岸阶地主要形成于早全新世阶段,约8~10ka左右湖泊水位最高,6ka之后湖泊水位急速退缩。湖岸钙华的地球化学指标也显示6ka之后湖泊水体快速咸化,与湖泊的退缩相一致。结合全球全新世阶段的气候变化模式,研究区湖泊水位的波动与太阳辐射变化在万年尺度上是一致的,表明研究区湖泊变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受太阳辐射控制。2)项目组基本掌握了△47古温度计的测试和计算方法,正在筹建△47实验室,目前初步测试结果显示△47应用到湖泊沉积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3)项目组探讨了提取湖泊沉积中古气候信息的地球化学方法,就地球化学指标而言,元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方法均存在不确定性,项目组探讨了提取湖泊沉积中古气候信息的地球化学方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获取了兹格塘错近2ka以来的湖泊沉积序列,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近2ka以来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等典型时段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变化机制提供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内容,该项目基本完成了项目所设计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利用湖泊沉积物中生物分子标志物定量重建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温度变化
湖泊沉积物介形虫碳酸盐clumped同位素与古温度定量/半定量重建
湖泊沉积摇蚊化石记录定量重建碧塔海地区全新世以来气温变化
基于生物壳体和湖泊沉积物自生碳酸盐二位同位素的古温度定量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