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是世界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干旱缺水、盐碱化、植物真菌病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部分地区荒漠植被大面积衰败及死亡,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荒漠化程度逐渐加剧。本项目是以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方法为主,对形态学分类上的近似种和疑难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rDNA ITS区段进行测序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全面系统地对该地区荒漠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分类和鉴定,明确其区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特征,探讨荒漠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研究方法,建立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种质资源库,为本地区农林业、生态管理与生产部门尤其是沙漠固沙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也是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分布着独特的菌物资源。2010年至2013年,本项目以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三年的研究,对塔里木盆地44个市、县、地区的荒漠植物病原真菌标本进行广泛采集,获得荒漠植物病原真菌标本3216份,并分离保藏菌株438株,以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方法为主,对部分类群荒漠植物病原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ITS、28S、β-tublin等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共鉴定出332种(含6变种),隶属于28科,68属,其中新属1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种23个,新寄主53个,编写出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多样性目录。多样性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荒漠植物病原真菌主要成分为柄锈菌科、白粉菌科和球壳孢科真菌,除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外,表现明显的中亚地区物种成分且特有种分布明显。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种质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平台建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病原真菌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三大存取系统的建立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植物区系及植物适应多样性研究
典型荒漠样带AM和DSE真菌物种多样性对克隆植物生长的生态响应研究
祁连山植物寄生性担子菌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