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制备大气混合污染物的动物模型,即实验大鼠气管注入PM2.5混悬液及动态吸入SO2、NO2、CO的空气混合气,测定染毒前后大鼠咽部菌群密度及染毒不同时间血清及BALF中SP-A、SP-B及CC16水平,肺组织中SP-A、SP-B及CC16的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大气污染对呼吸道微生态影响及对AT-Ⅱ和Clara细胞的损伤及其损伤机制。初步实验证实,其损伤机制可能是大气污染物引起呼吸道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促炎与抗炎反应平衡失调,消耗AT-Ⅱ和Clara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AT-Ⅱ和Clara细胞受损,从而降低蛋白的合成;肺泡壁和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清中蛋白水平增高;因此,本项目旨在比较肺特异性蛋白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水平及呼吸道微生态损害,判断大气污染对AT-Ⅱ和Clara细胞的损伤程度,筛选大气污染所致早期肺损伤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
基于主被动遥感方法探测大气污染物有效混合高度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
利用离体大鼠肾脏灌流模型鉴定肾脏损伤相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
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