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害是危害我区林果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三大灾害之一,仅2008年上半年,由低温冻害造成的受灾面积已达617.21万亩,研究林果业灾害综合监测指标,有效防范低温冻害已显得十分迫切。本项目通过对越冬期间果树冻害历史灾情资料的调查以及最低气温数据库的建立,研究冻害的发生时间、类型、频率与界限温度等,阐明果树越冬冻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合低温处理试验,研究冻害发生过程中巴旦杏果树细胞液浓度、细胞质膜透性、枝条失水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冻害分级,探讨冻害发生过程中果树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从气象因子与植物生理生长相结合分析果树抗冻能力的变化过程,提供冻害监测指标,为有效防冻措施的提出以及冻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减轻或控制果树冻害的目的,为新疆林果业生产服务。
低温冻害是危害新疆特色林果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三大灾害之一,对南疆特色林果巴旦杏越冬冻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果树冻害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越冬冻害气象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越冬冻害气象关键影响因子,进行了冻害分型,给出了枝条、花芽和叶芽冻害分级标准,并根据冬季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温天气及低温持续时间等确定了该区巴旦杏发生越冬冻害的定量气监测指标,为有效防冻措施的提出及冻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新疆莎车县有上千年巴旦杏栽培历史,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主产地。根据莎车县1961-2010年冬季气象资料及历史冻害灾情资料,建立了该区1961-2010年冬季各月(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气温数据库,并将冻害分为0-7种类型。气温骤降、持续低温、强降雪等极端天气变化是巴旦杏果树严重受冻的主要成因,可根据冬季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温天气及低温持续时间等确定该区巴旦杏越冬时期发生冻害的定量气象指标。.莎车1号、英吉沙2号和莎车18号是莎车县巴旦杏主栽品种。开展了不同品种(3个)、不同树龄(老、中2个树龄)、不同低温(6个胁迫温度)、不同低温持续时间(4个)巴旦杏越冬冻害低温模拟试验,观测冻害形态特征和枝条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巴旦杏枝条、花芽冻害可分为4个等级。不同低温持续时间下,对巴旦杏枝条质膜透性、基础荧光Fo、光能转换效率Fv/Fm影响较大的低温范围在-24℃~-27℃之间。低温处理持续时间越长,枝条半致死温度越高,果树抗低温伤害能力逐渐减弱;不同品种、不同树龄巴旦杏果树枝条半致死温度在-23.1℃~-32.7℃之间,英吉沙2号抗寒性较强。.巴旦杏越冬冻害气象监测预警指标:(1)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持续偏低,有明显降温天气,出现-18℃以下低温并持续2天以上,休眠期巴旦杏花芽会发生轻度冻害。(2)冬季当平均气温较常年持续偏低,有明显降温天气,日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8℃并持续2天以上,且有持续降水天气过程下,巴旦杏枝条和花芽会发生轻度到中度冻害。(3)冬季气温较常年持续偏低,有明显降温天气,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1℃且日最低气温连续≦-21℃的天数大于等于3天,巴旦杏枝条会发生中度冻害。(4)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持续偏低3.0℃以上,且有明显降温且伴随降水天气过程,极端最低气温≦-23℃且持续2天,巴旦杏整树(包括枝条和树干)会发生严重冻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基于新疆红枣和核桃生理特性变化的越冬冻害气象指标研究
酿酒葡萄越冬冻害形成机理研究
巴旦杏结实率低的生理机制研究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的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