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我国丰产元素,其稀土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质,但尚存诸多缺点。以光性质为例,其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激发波长一般小于生物体系所需的350nm以上激发波长。本课题选择带有在350nm以上有强吸收的酚基发色团设计合成环状及穴状多胺配体,进而制备其有水溶性的稀土配合物;利用稳态荧光光谱、磷光光谱和激光诱导荧光法并结合晶体结构分析等方法探讨其荧光能量传递的机制,筛选出高稳定性和强的、长寿命的光致发光稀土超分子配合物,为环状及穴状稀土配合物在生物体系的应用提供新的信息,并通过小分子配体对稀土配合物荧光调控的系统考察,建立新的荧光调控体系,为计算机逻辑电路元等新材料的开发提供启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掺杂的稀土有机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功能复合笼状超分子配合物的自组装与荧光识别应用
新型三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荧光传感研究
新型环状d-f异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组装及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