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陵都城为代表的官式建筑石作谱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90811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孙晓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谱系南京地区石作古代建筑官式建筑
结项摘要

The production of the official building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tradition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a high-standard, hierarchical building system. The Nanjing are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using stone.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stonework reached its peak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tal city, then it moved along with the capital and the roy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eventually forming a system of official building stonework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roject will select the stone works in Nanjing and the related official building stone work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nd clear up the inclusion of stone works in Nanjing are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one selection, artisan system,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lso, it will take this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expanding the extens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official building stone work, summing up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Close to history, it aims to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building stone pedigree from the city, environment, society,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aspects. It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official building stone works from the source, and it is helpful to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xcav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one works, summarize stone crafts, refine cultural elements, explore scientific principles.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eserve, protect, repair and inherit the official building stone works.

官式建筑制度的形成与地方建筑传统关系密切,吸收地方建筑的营造工艺逐渐发展为高规格、等级化的建筑制度。南京地区建筑用石历史悠久,发展连续,至今留有不少自六朝以来的石作遗存。石作在南京发展至明初,因都城建设达到高峰并随迁都、敕建工程,在全国多地延续发展。石作特征与工艺产生于地方,逐渐提炼,最终形成了明清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本项目选取南京地区石作,尤其是金陵都城的建筑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石材选用、工匠系统、工艺特征等方面切入,梳理南京地区石作的内含,以此作为参照系,拓展外延,研究与南京石作相关的官式建筑石作,注重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过程推演,总结发展脉络。贴近历史的从城市、环境、社会、建筑、技术多层面综合建构官式建筑石作谱系,有利于从源头理解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有助于全面挖掘石作特征、总结石作工艺、提炼文化要素、探索发展机制,对官式建筑石作的保存与保护、修复与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官式建筑制度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过程中定立建筑等级、建立用材用工用时标准,反映不同时期建筑特征。官式建筑制度的形成非一蹴而就,或与前代存有承继关系,或受到地方建筑文化,尤其是都城一带地方建筑做法影响。作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民国时期的国都,南京地区是数个朝代官式建筑营建场所,尤以石作遗产广泛留存,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石作不可忽视的部分。.本研究以南京都城时期六朝、南唐和明代早期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以实物特征、历史事件、工匠体系为线索,研究南京地区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并以南京地区官式建筑石作为参照,从本土线索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层面进行探索,提出影响南京地区早期石作可能的传播路径,总结提炼明早期南京地区建筑石作对明清两代官式建筑石作制度建立的意义。同时围绕南京地区石作营造工艺开展研究,横向比较南京地区建筑石材与其他地区的差异,研究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营造工艺。.研究成果以“都城时期”为线索串联地研究南京地区官式建筑石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南京地区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的发展脉络,将石作所在区位、特征、石作营建事件等内容通过图、表、文字协同说明,贴近实物和历史地研究南京都城时期建筑石作的成就与特色,加强了对南京地区石作的整体认知,突破片段化看待南京官式建筑石作的局限,丰富中国古代传统石作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掘南京地区六朝陵墓的分布特征,总结其与南京城市格局的关系,并将南京地区石作营造置于中国古代及早期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文化背景中,重点对南朝陵墓石刻中最有价值的石兽和石柱进行研究,对其特征形成的渊源提出有依据的推断和结论,进一步揭示南京明代官式建筑石作的传播范围,见物见人的将技术背景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具有理论价值,对石作群体及个体的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2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3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DOI:10.16451/j.cnki.issn1003-6059.201707001
发表时间:2017
4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职场排斥视角下服务破坏动因及机制研究——基于酒店一线服务员工的实证研究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5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孙晓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的中国唐宋时期官式建筑色彩设计规律研究

批准号:5120827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路珂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以交替方向法为代表的分裂算法的深入研究

批准号:1187102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何炳生
学科分类:A040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潮滩时空谱系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批准号:49776305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崔承琦
学科分类:D060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以穿心莲为代表的中药有效部位肿瘤靶向聚合物胶束研究

批准号:8137397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韩光
学科分类:H320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