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马先蒿属植物同域分布现象非常明显,但天然杂交现象却很少见。人们普遍认为马先蒿属植物之间强烈的生殖隔离与熊蜂传粉行为专一性密切相关。近年来,人类放养蜜蜂行为对本土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产生严重干扰,放养蜜蜂代替熊蜂成为马先蒿属植物的主要传粉者。由于放养蜜蜂的传粉行为专一性不及熊蜂,放养蜜蜂的进入极大的促进了同域分布马先蒿属植物种间花粉的交流,可能打破了种间原有的生殖隔离。我们的前期观察发现,放养蜜蜂能同时为同域分布的多齿马先蒿和穗花马先蒿传粉,前期实验发现,人工杂交能使两种马先蒿产生可育种子。因此本项目拟通过野外观测和试验,分析放养蜜蜂对马先蒿与熊蜂之间协同进化关系的影响,再用人工模拟放养蜜蜂的试验检验放养蜜蜂打破两种马先蒿之间生殖隔离的可能性,最后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自然种群的遗传差异。本项目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人类行为影响物种进化和多样性维持的机制及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学后果。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大量放养蜜蜂(主要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简称意蜂)的进入对本土传粉昆虫种群产生严重的干扰。本项目研究目的是检测人类放养蜜蜂行为是否打破了同域分布蒲公英属植物近缘种间原有的生殖隔离从而促进种间基因交流。本项目通过野外观测和试验,分析放养蜜蜂对区域内蒲公英属植物的近缘种(大头蒲公英Taraxacum calanthodium 和川甘蒲公英Taraxacum lugubre)传粉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放养蜜蜂进入显著增加了两种蒲公英被蜜蜂访问的频率,减少两种蒲公英被其它传粉昆虫访问的概率;2)放养蜜蜂进入增加了两种蒲公英种间被同一只昆虫拜访的机会,促进了种间的基因交流,缩小蒲公英近缘种之间的形态差异; 3)放养蜜蜂促成了近缘种之间的过渡种的产生,过渡种密度随放养蜜蜂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放养蜜蜂行为促进了蒲公英属植物基因交流,打破了原有的多样性维持的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外部规制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影响——以苹果种植户为例
马先蒿属的形态分化与分子进化
马先蒿属植物甙类活性成分研究
食花者和传粉者访花行为对马先蒿属植物繁殖成功和交配系统的影响
横断山区马先蒿属不同对称性花的发生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