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我国中部自北向南东居延海、运城盆地硝池、冕宁干海子、洱海四个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结合历史记载、考古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典型糊泊气候环境演化序列,为PAGES——2000年研究提供了区域信息;着重对距今两千年气候变暖时期、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等特定时段的古气候古环境进行了时空比较,探讨了自然演化的时空分布规率;把环境代用指标对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区分与判识作为提高研究水平的突破点,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沉积记录,研究了自然背景上人类影响的方式与强度;抓住了气候事件对湖泊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总结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区域特点。撰写论文15篇,SCI收录1篇。培养博士一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马先蒿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的抗焦虑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马先蒿属植物及其传粉昆虫的比较地理学研究
马先蒿属植物(Pedicularis L.)引种栽培限制因子的研究
马先蒿属的形态分化与分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