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保存有一系列的古堰塞湖湖相沉积物是极为珍贵的地质现象,尤其是其中的叠溪古堰塞湖是至今为止国内外已有文献中提到的湖相沉积物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堰塞湖。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古堰塞湖沉积物中保存了连续的丰富的地质记录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湖相沉积物沉积过程中的气候环境变迁和地质环境变动的迹象。这些宝贵的信息将为我们研究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四川盆地过渡带两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提供丰富的资料,为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环境演化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利用古堰塞湖沉积物连续的地质记录来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途径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项研究通过对岷江上游一系列古堰塞湖及其相关地貌单元沉积物的研究,尤其是对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和团结村六级阶地沉积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取和分析沉积物中精细的环境信息和地质信息资料,获得研究区气候环境与地质环境演化的规律。
岷江上游保留下来的一系列的古堰塞湖为该区域地质及环境等科学研究保存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其中以叠溪古堰塞湖最为典型,它保存有二百多米厚的堰塞湖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中保存了对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敏感的信息资源,是研究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四川盆地过渡带两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和地质环境演化特征的重要依据。本项研究主要通过对岷江上游一系列古堰塞湖的研究,其中主要对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取沉积物中较为详细的环境信息和地质信息资料,分析古堰塞湖沉积过程及消亡过程中该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化特征以及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动特征等。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分析,获得了叠溪地区在30KaB.P.至15 KaB.P.之间经历10次气候环境的变迁,在这期间的湖相沉积物中也存在10个地震扰动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10个扰动带与10个气候环境变化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测强震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推测气候环境赋存的大气圈层与地震作用赋存的岩石圈层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互相影响的。通过对它们相关性的分析得到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在过去的30KaB.P.至15 KaB.P.间曾经经历过的气候环境和地质环境演化规律。这些地质环境信息就如“DNA”一样存在于沉积物中,记录了地质过程的演化,为我们利用过去预测未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气候环境预测、地震预测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和地质环境演化
黄河上游积石峡古堰塞事件及古灾害研究
雅鲁藏布江中游日喀则—约居段古堰塞湖重建研究
新疆塔什库尔干晚第四纪堰塞湖湖相沉积的古地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