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源恒河猴在HIV感染模型的制备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与之相关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于印度源恒河猴,特别其MHCⅠ类分子A区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本课题拟利用RT-PCR技术,分别获得30只指名、川西和海南亚种恒河猴的MHCⅠ类分子A区基因;通过多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该区基因的多态性,鉴定出该区所有的等位基因,并确定几种存在几率高的优势等位基因。采用SSP-PCR技术,各利用300只指名、川西和海南亚种恒河猴,验证这些优势等位基因在相应亚种种群内的存在情况,最终分别确定三个亚种的3种优势等位基因。研究优势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建立携带优势等位基因恒河猴的系谱档案。该研究能够全面的获得指名、川西和海南亚种恒河猴MHCⅠ类分子A区等位基因信息,为研究中国源恒河猴MHC Ⅰ类分子A区等位基因与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关系以及中国源恒河猴艾滋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
实验选择了53只中国源恒河猴,包括16只指名种群的恒河猴,26只川西种群的恒河猴和11只福建种群的恒河猴。共获得了525个等位基因序列,得到了46个Mamu-A等位基因,其中5个是在恒河猴中首次报道。这些新序列已被递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JQ866396-JQ866400),并已获得NHP命名委员会命名。实验结果表明,这3个种群恒河猴的MHC IA区的等位基因库是非常不同的。46个等位基因中只有2个是这3个种群共有的,即Mamu-A1*049:03 and Mamu-A1*056:02:01。这一结果反映了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及低频率的暂时性的基因交流,也提示种群间的一些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是这些种群发生地理分离后逐渐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Mamu-A1*026:01等位基因在这53 只中国源恒河猴中出现频率最高 (20.8%, 11/53)。但实际上,它只出现在川西和福建种群中,在指名种群中则未出现。Mamu-A1*022:01是在Solomon的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但这一基因在我们的研究中只出现在福建种群的两只猴子中。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源恒河猴的MHC多态性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的多。不同种群的恒河猴,它们的等位基因库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及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也不同。这一结果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但同样也可能反映了不同种群中国源恒河猴的真实的MHC基因多态性。进一步进行了PCR-SSP实验,在一个更大的种群,包括99只指名种群恒河猴和191只川西种群恒河猴中,调查了Mamu-A1*026:01 and Mamu-A1*022:01的存在频率。Mamu-A1*026:01在指名和川西种群中的存在频率分别为1.7% 和 16.1%。Mamu-A1*022:01在指名和川西种群中的存在频率分别为2.6% 和 10.1%。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不同种群中国源恒河猴MHC I A区多态性的不同。.在完成恒河猴MHC IA区的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藏酋猴、短尾猴、熊猴和豚尾猴的MHC IA区的多态性也进行了分析。在恒河猴的遗传标志和微生物控制等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基于MHC基因分析的神农架川金丝猴繁殖机制研究
川西亚种恒河猴Mamu-A1*2601分子的SIV Gag蛋白CTL表位肽的筛选及其肽四聚体的构建
中国恒河猴组织相容性抗原I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MHC影响秦岭川金丝猴配偶选择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