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仪器记录到的最大的板内地震,也是建国以来破坏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建构筑物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已有地质和石油物探结果表明,除了出露地表的龙门山断裂带外,在龙门山山前的成都平原区内部还存在有一系列NE向的隐伏或半隐伏的活动断裂,如彭州-什邡断裂、浦江-新津-新都断裂和大邑断裂等。由于这些断裂在地表没有明显的特征,仅靠石油地震资料也不能分辨这些断裂的近地表特征及其活动性。因此,采用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查明这些断裂的确切位置、性质及其分布范围,不但对研究地震破裂的浅部地层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灾后重建,特别是重大生命线工程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在重建时避让断裂带,减少未来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也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隐伏活动断层的定量研究与三维建模:以龙门山山前带为例
岷山-龙门山断裂带古地震活动沉积记录的研究
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青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研究
汶川大地震余震综合监测与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活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