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金项目原定于1999年12月完成。由于工作中得到一些较好的结果,为此申请延长一年至2000年12月完成,并追加经费5万元。四年来本项目主要对吡唑啉衍生物的电致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5位处带有取代基的吡唑啉化合物不仅有着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而且它们所形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器件稳定性。工作中对于这类化合物呈现的现象包括其发光原理以及器件稳定性等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对吡唑啉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在研究与设计合成新型的电致发光材料工作中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国内核心刊物6篇,国际学术刊物5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新型抗癌物质番荔枝内酯的分离和结构
DNA为作用靶分离云南抗癌植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咪唑类离子液体修饰多孔微球高分子材料对三种天然抗癌活性物质分离机理的研究
岩土材料大变形破坏模拟的物质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