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杂化双光子吸收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与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10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光善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葛凤燕,柯福佑,吉小利,孙楠,黄进,周美芳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杂化材料双光子吸收纳米材料无机功能材料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基于分子组装理论和纳米增强效应,采用高效灵敏的点击化学组装方法,将纳米尺寸的刚性无机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分子组装到材料的分子结构中,设计制备新型无机纳米杂化双光子吸收功能材料,通过改变无机POSS与有机双光子吸收基团的分子结构,研究材料的构筑方法与控制制备技术,深入探讨功能分子结构对材料的分子构筑以及组装控制的影响规律。采用4f相位相干成像和显微共聚焦等测试方法,研究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性能以及材料的纳米增强机理,深入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并对材料在激光防护和双光子荧光探针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该项目设计合成了一种八叠氮基的Q型POSS和T型八乙烯基POSS,以及八种不同共轭长度、末端分别为吸电子的硝基和供电子的甲基、甲氧基等的对称和非对称苯乙烯取代芴类双光子吸收分子;采用高效的点击化学方法和heck反应的方法,分别合成了蝌蚪型、哑铃型、真珠串型和低交联型双光子吸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分别采用1HNMR、29SiNMR、13CNMR、FTIR、质谱和元素分析、以及UV、PL、飞秒87nm激光系统、4f非线性测试系统和Z-扫描测试系统,对上述合成的分子的结构、光学聚集效应、非线性光学性能、双光子吸收系数、近红外激光防护性能及激光防护机理进行系统研究;运用GAUSSIAN 2009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计算方法,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对分子解聚集效应和双光子增强效应的机理进行认真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1. 通过高效可控的点击化学方法,可有效实现3D八臂星形等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光学材料的精确控制制备;在取代臂低于4时,heck反应的方法也可实现接近计量化学反应的分子结构控制;2.在不同构性的杂化材料中,哑铃型和低交联型结构的杂化双光子材料,在凝聚态几乎呈现完全解聚集效应,理论和实验研究均发现解聚集的机理,主要来自于生色分子肩并肩式的堆叠或超距离的分子结构,有效阻止了生色基团之间的电荷或能量转移;3.有机生色团共轭结构越大,有机和杂化材料的双光子吸收系数越大,非线性激光防护性能越好;超长共轭的末端具有强吸电子性硝基分子的双光子性能(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1886 GM)和激光防护性能最好(对532 nm,脉冲为19 ps激光的最佳限幅阈值和限幅幅值分别为20.8 mJ/cm2和46.2 mJ/cm2),并测试了780 nm,脉冲450 fs的激光的光限幅性能, 同时也探讨了他们在生物、太阳能等领域应用; 4. 机理研究发现,该芴类有机与杂化分子的激光防护主要来自于双光子吸收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光善仪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双光子吸收材料的构效关系和导向制备

批准号:5114201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杰颖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无机/有机杂化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制备、构效关系及生物学应用探索

批准号:5137200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杰颖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杂环多分支双光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双光子吸收及能量传输

批准号:6067804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钱鹰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无机-有机杂化型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批准号:20072030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秦金贵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