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利用过饱和蒸汽在微粒表面的凝结特性促使PM2.5长大成常规除尘设备可有效脱除的粒度,以燃烧源PM2.5物化性质与相变凝结的关系为主线;结合使用热扩散云室和电动天平将单一PM2.5微粒稳定悬浮于过饱和水汽中,采用高速显微摄像、光散射等现代手段在线观察测试水汽在PM2.5表面的异质核化及凝结长大特性;改造现有的增湿活化脱硫装置,借助电称低压冲击器在线测试粒径及浓度变化,对微粒群在过饱和水汽中的核化凝结长大特性、相变凝结作为脱除PM2.5预调节措施的宏观效果,以及湿法、半干法脱硫对PM2.5微粒粒径、浓度的影响加以研究;通过本项目研究,可望获得燃烧源PM2.5物化性质对相变凝结的影响规律及煤、油、天然气、生物质等燃烧源PM2.5的相变凝结特性,找出强化相变凝结及协同实现脱硫和促使PM2.5粒度增大并脱除的技术途径,为开发具有明显创新的高效、低能耗燃烧源PM2.5控制技术提供应用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自流式空气除尘系统管道中过饱和度分布特征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汽轮机相变区湿蒸汽异质凝结机理及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
水汽相变耦合撞击流作用下燃煤电站PM2.5长大脱除的研究
倾斜特长异型管内单组分蒸汽强迫对流凝结特性研究
海南生物质燃烧源排放清单及其在PM2.5源解析中的应用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