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区重原子核低激发态结构的微观理论描述是原子核结构理论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应用壳模型理论研究重原子核低激发态时因为组态空间过大需要作近似,配对近似是其中一个很自然的近似方案。我们提出的配对近似理论适合于描写过渡区原子核低激发态结构。我们现在不仅仅考虑传统的自旋为0和2的SD对,还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可能的对低激发态有影响的配对贡献;我们不仅计算偶偶原子核低激发态,还系统计算过渡区奇质量数原子核和奇奇原子核的低激发态。本项目采用配对近似方法对中重过渡区的不稳定原子核(包括偶偶核、奇A核和奇奇核)性质做系统计算,预言当前实验上感兴趣的结果如形变、磁矩、电磁衰变几率等;研究单粒子激发和集体运动的耦合、配对结构特征、玻色子近似微观基础等重要问题,我们还研究壳模型框架的基础性问题。
本项目按照项目的计划书执行并如期完成, 在中重过渡区原子核的低激发态研究中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配对近似的可靠性、A=210区域缺中子原子核和A=80区域的某些原子核的低激发态结构和物理图象讨论、发展同位旋守恒的配对近似、原子核壳哈密顿量的本征值的近似求解、质子中子关联、配对空间内的集体运动的相变、随机相互作用下原子核结构、原子核质量的描述和预言等问题。在本项目的资助下, 以项目负责人赵玉民作为通讯作者在美国物理学会的 Physical Review C 发表论文20篇;与他人合作发表Physical Review C论文1篇[项目负责人赵玉民为第二作者]; 以项目负责人赵玉民作为通讯作者在英国的Journal of Physics G上发表1篇论文、在国内杂志[中国科学G]发表论文发表论文2篇。这些论文均标注了标本项目的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重过渡区原子核低激发主导组态的研究
A~130过渡区核激发态的在束GAMMA研究
A-130过渡区核激发态的在束GAMMA研究
A-120-130过渡区核激发态的在束r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