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血小板膜及其受体与粘附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调控与信息传导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探讨血小板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意义,为研制新一代抗血栓制剂提供理论依据。结合临床研究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纤原、APC-R、PAI-1、uPAR等)基因突变和/或多态性与调控网络,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发病和诊治中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血小板微粒释放及对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节律基因Clock对小鼠凝血纤溶作用的调控机制研究
胎盘类固醇激素调节机体凝血-纤溶平衡和妊娠结局的机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在COPD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碳纳米管暴露致肺免疫毒性介导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的间接毒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