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嵌合体小鼠GVT效应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87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朴大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安龙,姜涛,赵宪琪,朱越坤,金英朝,姜秀峰,金日明
关键词:
大肠癌脾细胞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微嵌合体
结项摘要

建立一套完善的手术前后综合治疗方案是解决目前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和难点。本项目是基于免疫细胞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利用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杀伤大肠癌细胞的理论研究基础,采用同种异基因脾细胞输注移植,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应用"非清髓"预处理、调节TH1/TH2细胞比率,通过GVT效应和相关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建立一套综合的大肠癌辅助治疗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微嵌合体状态与GVT效应的内在联系;2)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而加强GVT作用。本研究不仅在实践中验证脾细胞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及GVT抗大肠癌的理论可行性,而且为今后我国在解决恶性肿瘤手术的合理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等方面能够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项目基于免疫细胞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利用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杀伤大肠癌细胞的理论研究基础,采用同种异基因脾细胞输注移植,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应用“非清髓”预处理、调节TH1/TH2细胞比率,通过GVT效应和相关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建立一套综合的大肠癌辅助治疗方案。目前研究已经完成整体实验及数据整理分析,多篇文章已发表或处于待发表阶段。取得的关键性成果有1)首次明确了微嵌合体状态与GVT效应的内在联系;2)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而加强GVT作用3)首次揭示了GVT效应乃至肿瘤免疫治疗效应与免疫效应细胞的膜功能及PS外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不仅在实践中验证脾细胞诱导微嵌合体形成及GVT抗大肠癌的理论可行性,而且为今后我国在解决恶性肿瘤手术的合理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等方面能够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建立一套完善的手术前后综合治疗方案,解决目前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和难点提供的一些有益的尝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朴大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EA联合4-1BBL基因疫苗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17216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叶建新
学科分类:H1819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小鼠AOM结直肠癌模型的微进化研究

批准号:9113100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斯奇
学科分类:C0607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基于调节酸性微环境与CD8+T细胞活性研究盐肤木三萜抗大肠癌作用机制

批准号:8167382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刚
学科分类:H3303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癌细胞抗药基因的嵌合体和转基因小鼠

批准号:38880031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沈鼎武
学科分类:H18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