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吊兰对铜陵凤丹种植地典型重金属污染的调控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4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王友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爱民,张莉,刘小锦,黄永杰,惠勇,代杰,张洁
关键词:
调控机理凤丹吊兰间作系统典型重金属污染凤丹种植基地迁移转化
结项摘要

选用生态位上能够与目标作物共存的重金属耐性与积累植物,进行间作研究可以为多年生作物的抗污染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这既能深化间作系统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也将有助于解决污染区作物栽培与作物污染之间的矛盾。本项目以铜陵凤凰山凤丹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凤丹-吊兰间作。通过对种植地三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u、Cd、Pb)在凤丹、吊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形态分布与行为特性,以及二种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与分布特性研究,探讨凤丹-吊兰间作系统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构建Cu、Cd、Pb在凤丹种植地的迁移-转化箱式模型,对铜陵凤凰山凤丹种植基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探讨,为凤丹种植地土壤重金属临界风险值的确定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吊兰生长、根际微生物特性、吊兰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淋溶液的作用特点,探讨吊兰间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调控机理,为利用间作系统进行作物的抗污染栽培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选用生态位上能够与目标作物共存的重金属耐性与积累植物,进行间作研究可以为多年生作物的抗污染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这既能深化间作系统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也将有助于解决污染区作物栽培与作物污染之间的矛盾。本项目以铜陵凤凰山凤丹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凤丹—吊兰间作。通过对种植地几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u、Cd、Pb、Zn)在凤丹、吊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形态分布与行为特性,以及2种植物对它们的吸收与分布特性研究,探讨凤丹—吊兰间作系统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构建Cu、Cd、Pb、Zn在凤丹种植地的迁移—转化箱式模型,对铜陵凤凰山凤丹种植基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探讨,为凤丹种植地土壤重金属临界风险值的确定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吊兰生长、根际微生物特性、吊兰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淋溶液的作用特点,探讨吊兰间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调控机理,为利用间作系统进行作物的抗污染栽培提供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王友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07213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RNA在凤丹耐铜适应性中的调控机理及表达特征

批准号:311015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徐迎春
学科分类:C15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对策

批准号:3180034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克亮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螯合剂活化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微团聚体重金属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2100702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丁竹红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碳纳米材料对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易化运移行为与机理

批准号:414731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彭先佳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