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电化学检测微全分析系统的研制及其食品安全检验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502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翟海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清,张红武,刘翠,赖瑢,唐睿,莫云燕,刘昆云
关键词:
微全分析系统自动化控制食品安全高频电导检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结项摘要

目前,在芯片上实现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是微全分析系统实现全部分析过程的功能集成化发展所急待突破的瓶颈之一。本项目拟构建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将样品在线预处理和进样、分离、检测等功能集成于微全分析系统中,并研究该系统中各分析操作的自动化,使样品芯片上预处理以及后续分析等过程都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进行,解决微全分析系统在线分析复杂样品基质中痕量待测成分的难题。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制作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整体微柱,对痕量成分进行选择性富集;将高压电源做成压电陶瓷脉动直流高压电源,驱动微通道内的电渗流,在脉动直流高压的每个间歇时间内,即在无高压电场的瞬间内进行高频电导检测,可消除高压电场对电化学检测的干扰。实现复杂样品中痕量成分的选择性富集、在线洗脱、自动进样、快速分离和电化学检测。并将研制的微分析系统用于食品安全检验中痕量有毒有害成分的高效分析,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意义重大。

项目摘要

在芯片上实现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是微全分析系统实现全功能分析过程的功能集成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本项目构建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固相萃取预处理单元,将样品的在线预处理和进样、分离、检测等功能集成化,研究了各分析操作的自动化,编制了相关软件,实现了样品前处理以及后续分析过程在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进行,采用研制的微分析系统分析了复杂食品样品基质中的痕量有害物质。为解决微分析系统在线分析复杂样品基质中痕量待测组分的问题,分别采用原位聚合和填充的方式制得了新型样品前处理芯片,研制了各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微柱(包括三聚氰胺、碱性嫩黄O、罗丹明B、荧光桃红B、藏红T、碱性品红、氯丙醇、盐酸克伦特罗等分子印迹柱),对食品安全检验中的痕量有毒有害成分进行了选择性富集、在线洗脱、自动进样、高速分离和电化学检测,该微分析系统的研制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翟海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搅拌棒的研制及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077509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攻科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限进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活体取样新技术及其药物代谢分析应用研究

批准号:2190410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高蝶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环境中痕量PEDCs印迹固相萃取-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联用系统研究及应用

批准号:2126701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朝晖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新型分子印迹涂层阵列固相微萃取的研究与应用

批准号:3090100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秀娟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