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有序结构超薄吸光层太阳能电池及其界面调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32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罗艳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惠成,杨磊,李春辉,胡星,关晓方,王进泽,肖俊彦
关键词:
填充三维有序多孔膜超薄吸光层太阳能电池窄禁带半导体
结项摘要

研究开发无机半导体敏化的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其走向实用化的重要方向,其中固态电解质的填充是效率提高的关键。本项目提出制备三维有序多孔膜超薄吸光层(ETA)固态太阳能电池的新概念,拟从设计ETA电池的框架结构入手,采用具有介孔-大孔(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结构的三维有序多孔膜(或称反蛋白石结构)来解决固体太阳能电池中普遍存在的填充和界面接触问题,同时利用三维有序结构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限光作用,提高电池的吸光效率。在解决填充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界面修饰对半导体层的能带调控作用,研究ETA电池中载流子传输与界面复合机制,实现高效率的ETA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项目摘要

发展无机半导体为吸光层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是新一代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为获得高效率的具有超薄吸光层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计并制备了多种三维有序结构光阳极,如TiO2纳米管阵列光阳极和反蛋白石结构光阳极,并将其应用到具有超薄吸光层的半导体敏化太阳电池。(2)开展了宽光谱吸收的吸光层材料设计和合成研究,制备了具有宽光谱吸收的PbS量子点吸光层、具有TypeII结构的CdSeTe/CdS和CuInS/CdS复合吸光层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了8.12%,(3)开展了以有机卤化铅钙钛矿作为吸光层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发展了新的钙钛矿薄膜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吸光层的质量。发展了新型的石墨烯/P3HT复合空穴传输材料,有效抑制了界面电子复合,提高了电荷收集效率,获得了14.58%的光电转换效率。(4)对不同吸光层材料制备的光电器件电荷传输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上述工作共发表了17篇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项,圆满完成了课题的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5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超薄有损耗薄膜结构的宽带超吸光特性研究

批准号:6167519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海贵
学科分类:F050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超薄活性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批准号:6127503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晓红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超薄形层合结构三维边界元分析与奇异积分研究

批准号:10272039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牛忠荣
学科分类:A08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三维小分子空穴传输层调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特性

批准号:2176202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谌烈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