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膳食对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0218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刘丽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孟凡玉,姜珊,王茂清,黄一帆,毕铭鑫,袁菲菲,栗晓霞
关键词:
膳食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游离脂肪酸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
结项摘要

Isolated post-challenge hyperglycaemia (IPH),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 7.0 mmol/L and 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h-PG) ≥ 11.1 mmol/L, is a subgroup of diabetes. Epidemiological study indicated that 40-50% patients with 2h-PG ≥11.1 mmol/L in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had a FPG < 7.0 mmol/L.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diagnosing IPH patients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serum metabolite profiles from the same group of IP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T2DM),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patients and controls using metabonomics method coupled with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echnique. Firstly,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ets on free fatty acid profile and biomarkers. Secondly, free fatty acids profiles, metabolite fingerprint and 1HNMR are detected with metabonomics technique in the subjects and biomarkers distinguished IPH patients from other groups are identified. Furthermore, IPH patients are followed up for two years and the point-in-time and incidence where IPH patients will be changed into T2DM patients (FPG>≥7.0 mmol/L and 2h-PG ≥11.1 mmol/L) are investigated. Further, the change of biomarkers is researched. This study might be helpful for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of IPH patients and there a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for IPH patients.

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solated Post-challenge Hyperglycaemia, IPH)是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空腹血糖(FPG)低于7.0 mmol/L,而2h餐后血糖(2h-PG)大于或等于11.1mmol/L。流行病研究表明约40-50%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属于IPH患者,因此,对IPH患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课题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人群研究,首先考查不同膳食对不同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和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其次对不同人群血清游离脂肪酸谱、血清代谢指纹图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人群的血清代谢谱的不同之处;同时,对IPH患者进行跟踪试验,考察IPH患者发展成为混合型糖尿病(FPG ≥7.0 mmol/L,2h-PG≥11.1mmol/L)的时间点和发生率,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情况。这对早期预防和诊断IPH患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solated Post-challenge Hyperglycaemia, IPH)是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空腹血糖(FPG)低于7.0 mmol/L,而2h餐后血糖(2h-PG)大于或等于11.1mmol/L。流行病研究表明约40-50%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属于IPH患者,因此,对IPH患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课题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人群研究,考查不同膳食对不同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并对IPH人群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和血清代谢指纹图谱进行检测较研究,分析鉴定餐后高血糖症糖尿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同时,对IPH患者进行跟踪试验,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情况。该研究对早期预防和诊断IPH患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不同膳食干预对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膳食模式下的脂肪酸总体变化趋势为:对于IPH患者,脂肪酸总体变化趋势为: 高脂膳食> 高糖膳食 > 普通膳食。以上结果表明,膳食因素是影响脂肪酸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不同人群进行脂肪酸谱研究时,必须考虑膳食因素的干扰。.2. 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血清游离脂肪酸谱、血清代谢指纹图谱和NMR氢谱比较研究及其生物标志物解析.研究结果表明C18:1, C18:2 和C18:3是区分对照组与IPH组的脂肪酸生物标志物,同时这三种脂肪酸也是区分对照组与T2DM组的标志物。此外,课题进行了血清代谢指纹图谱和NMR谱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现油酸和亚油酸和硫酸脱氢表雄酮可作为判别IPH和T2DM患者与对照组的共同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中的两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而DHEAS相对含量明显下降。.3. 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人群跟踪调查研究.跟踪试验发现2年后有5名IPH患者发展为空腹血糖高于7mmol/L的糖尿病患者;已经筛选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靶标跟踪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油酸和亚油酸水平显著升高,而硫酸脱氢表雄酮有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靶标和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确定诊断IPH的生物标志物,该标志物的发现有利于以减少IPH患者的漏诊率;为早期诊断和预防餐后高血糖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刘丽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相同能量下不同膳食结构对寿命的影响及其动态代谢组学通路研究

批准号:8167315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牛玉存
学科分类:H30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microRNA指纹谱,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谱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批准号:8157085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新媛
学科分类:H130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0124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立刚
学科分类:H3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不同表型哮喘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批准号:8140001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常春
学科分类:H01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